如果爸爸走了,你要读懂爸爸的心 写信人: 田鹏,37岁,济南军区第456医院心胸外科医生,5月13日随医疗队赴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救治伤员至今
收信人: 田海川,7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一年级7班学生
田鹏(右二)
田海川
编辑同志: 5月25日,我们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跟随济南军区第456医院医疗队采访时,突遇余震。紧急转移物品时,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从背囊里掉出的笔记本,笔记本里夹着一封写给儿子的“遗书”。
经过了解,这是医疗队军医田鹏在出发时,因面对未知的灾情和任务,放心不下7岁的儿子而写下的。征得田鹏同意,我们将“遗书”推荐给读者。
隋学良、本报特约通讯员李德营
附: 田鹏的“遗书”
川川: 我最放心不下的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爸爸可能已经长眠巴山蜀水了,这也许是爸爸留给你最后的话。
爸爸今天要奔赴抗震一线了,自从昨天下午从新闻中得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时,就有一股冲动在爸爸心中涌动。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医生,爸爸有预感,自己一定会到抗震第一线救治伤病员的。所以,当凌晨两点半,爸爸接到紧急集合的命令时,没有感到一丝意外。午夜的泉城街头一时没有出租车,爸爸唯恐赶不上集合时间,背着迷彩包朝着医院的方向狂奔。跑了约1公里后,爸爸终于打到出租车,在点名前赶到了医院。爸爸的预感变成现实,真的要奔赴四川执行救灾任务了!不需要动员,真的不需要,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的场面已经在爸爸脑海中翻滚过多少遍了……
第 1 2 3页
爸爸和好多叔叔阿姨现在正在候机厅,这一去,爸爸希望能在废墟中和更多的人一起站起来,让更多的孩子能像你一样去捉小虾、荡秋千。万一爸爸不能回来,也希望你能按爸爸的话去做,能够读懂爸爸的心——
孩子,爸爸想对你说,你的名字叫海川,像四川、汶川一样也有个“川”字。爸爸希望你能海纳百川、胸怀宽广。爸爸之所以狠心地让你学游泳,就是为了让你勇敢、坚强。当你在秋千上越荡越高,当你在天梯上越爬越快时,爸爸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爸爸鼓励你是为了让你有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每次当你超越自己时,爸爸总让你这么说,现在你还不明白,慢慢你会明白的……
孩子,爸爸想对你说,爸爸不是个称职的爸爸,从上幼儿园到上学,爸爸很少接送你,也很少去开家长会。每天你醒来前爸爸就去上班了,你睡觉时,爸爸还没回家。爸爸很少带你去公园,你周六去学钢琴已经两年了,爸爸只接过你两次,钢琴老师也曾半开玩笑地说爸爸不关心孩子。但是医院的病人更需要爸爸,那些刚刚做完手术的孩子更需要爸爸,你长大后会理解爸爸的。
孩子,爸爸想对你说,你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了,应该和更多的孩子成为好朋友,要把自己会讲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小朋友听。爸爸给你讲的《柳林风声》你记得真清楚,你的脑子很好用,爸爸希望你能读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道理。在学校里,你做得对、做得好,即使老师没有表扬你,你也要继续做下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我希望你能明白宠辱不惊的道理。对于难做的事、难做的题,不要急躁,不要轻言放弃。春节时,我们一起看电视剧《闯关东》、《士兵突击》时,我就对你说,你要像朱开山那样有闯劲、有智慧、有容量,要像许三多那样有“傻”劲,永远不抛弃、不放弃。
孩子,爸爸想对你说,其实爸爸很感谢你。有了你以后,爸爸才真正懂得了感恩,真正懂得了孝顺。为了让你远离垃圾食品,营养更均衡,生活更健康,爸爸也很少吃洋快餐、喝可乐、吃薯片,每天尽可能早睡早起,而且从不吸烟、酗酒。几年下来,爸爸的体质也强壮了,在医疗队的体能测试中名列前茅。为了给你做出学习的榜样,爸爸读完了硕士,又继续考博士,时间再紧、学习再苦,也咬牙坚持。几年下来,爸爸的英语水平提高了,业务能力也变强了。是你,让爸爸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孩子,爸爸已经登上飞机,飞机就要起飞了。爸爸真的有好多话要说,爸爸真的是热血沸腾,毫无困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将领林则徐的这句话是爸爸最喜欢的,此刻也最能反映爸爸的心情。爸爸一定会要求到最前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去救治更多的人。爸爸这些话,希望你能记着;爸爸这些话,希望能伴你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孩子,记着听老师、妈妈的话;孩子,记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爸爸是为了救更多的人走的——即使爸爸走了,心也永远和你在一起!
永远陪着你的爸爸 2008年5月13日 第 1 2 3页
爸爸,我们一起加油! 写信人: 黄怡敏,18岁,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高三4班学生
收信人: 黄河,47岁,南京军区第85医院普通外科主任,5月14日随医疗队赴救灾一线,先后到达四川省什邡市红白镇、蓥华镇、八角镇、麻柳坪村等重灾区,救治伤病员至今
黄河(右一)
黄怡敏
编辑同志: 5月14日,南京军区第85医院普通外科主任黄河随医疗队飞赴抗震救灾一线。黄河的女儿就要面临高考,因母亲也出差在外,她一直自己照顾自己。她在与父亲聊天时感觉到父亲的愧疚之情,因担心父亲为自己分神,便给父亲写了一封信。看了女儿的信,黄河倍感欣慰:“有这么懂事的孩子,我们还有什么不安心的呢?”
黄丽飞、孙燕、本报特约通讯员 丁勇
附: 黄怡敏的信
亲爱的爸爸: 地震发生已经两个多星期了。直到现在,我还无法整理起充满震惊、悲伤和感动的心情。我想在救灾一线的你也一定感慨万千。我们无法进行长时间的通话,就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来交换心情吧!
我依然记得5月14日清晨5点的电话铃声,伴随着铃声的,是出发的命令。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你登上了去四川灾区的飞机,没来得及和睡眼蒙眬的我道别。
“我们一起加油”,这是你在灾区给我发回的短信。我知道,这声勉励背后有你深深的担忧。已经高三的我即将迎来关键时刻,而身为父亲的你却在千里之外。爸爸,请不要担心,我有妈妈的悉心照料,有老师时时刻刻的关注,还有很多亲戚朋友的问候。从你赴灾区以来,无数的温暖已将我包围。在迎考的路上,我不孤单,我充满力量。
只是,每当看到地震给大地留下的伤口,我的心就深深地痛。我怕满目疮痍会伤害到你。但很快,我知道我无须为此担心,我看到灾区的人民待你们如亲人;我看到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支援你们的一举一动。祖国的爱,大家的爱,将成为你的护身符。在救援的路上,你也不孤单,也充满力量。
这是否是命运的安排?作为医生,作为祖国的士兵,你在国难当头之时奔赴你的“阵地”;作为高三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在我的18岁迎来第一个人生的“战场”。这是不是你在用行动告诉刚成年的我,怎样去担负责任,怎样去迎接使命?是的,我学到了,从你的坚毅,从你的无畏……
你常说我们有两个战场,一个在前方,一个在后方。是的,这两个战场,我们都会用我们的拼搏留下足迹。我们不用为对方担心,“我们一起加油”!待到你归来时,我们再共同庆祝属于我们的胜利,相信我们都会是彼此的骄傲!
女儿 敏敏 2008年5月30日 战士即将冲锋,他深知任重,他一往无前!可他的心底深处,怎会了无牵挂?谁都有骨肉亲情,谁都知血浓于水,只是,战士把使命举得更高,把责任看得最重!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心里放不下年幼的儿子,即使所有的叮嘱无法一次写完,军医田鹏还是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亲人奔赴战场,来不及告别,家人又怎会没有牵挂?只是,作为军属,他们和自己的亲人一样珍惜荣光,他们从来就是这支军队不可或缺的力量。黄怡敏,这个军人的后代,她对父亲,不只理解,更有继承,是种更高意义的支援!
就这样,在前线,在后方,有一种牵挂绵延千里……这牵挂,含蕴着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力量!
——编者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