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付强,男,38岁,沈阳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汶川地震发生后,以队长身份率沈阳医疗队奔赴四川绵阳地震灾区。)
绵阳救援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我和队友们不仅战胜了对地震的恐惧、艰苦生活环境的挑战,战胜了疲劳,也战胜了功利和私欲,战胜了自己,心灵得到洗涤,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医患关系有了全新的定位。
来到绵阳已经第八天。在我们的露天病房里,有这样两位小伤员。15岁的北川一中初三学生赵培杰,在地震中失去双亲,左腿、臀部和右腿伤情严重,每天被剧烈的疼痛折磨得无法入睡,每次换药时都咬紧牙关,换药后微笑又重新回到他的脸上。在地震中失去妈妈和姐姐的10岁女孩田玉玲,全身多处挫裂伤,但每天迷人的笑容都挂在她的脸上。对生活她依旧充满憧憬和渴望,因地震而破碎的生命显示出残缺的美丽。
安县的罗先生在北川办事时遭遇强震,造成第十根肋骨骨折、脾脏破裂。他硬是强忍剧痛,跨过废墟瓦砾步行4个多小时走出北川。求生的欲望让他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壮举。我们帮助这个坚强的生命得到延续,在此过程中我和队友们感受到生命顽强的美丽。
“小震生”是我给出生在帐篷医院中的小生命起的名字。由于我们所在的医院是绵阳市的产科中心,因此这里的产妇很多,每天帐篷病房里都会传出“小震生”们的啼哭声,每天帐篷下的保温箱里都有“小震生”们的身影。来到绵阳以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被无情的天灾摧残的生命之花的凋零或残缺。然而,当我们看到“小震生”们在频频余震中安睡,我和队友们的心就会豁然开朗。
擦干泪水,面对如此美丽的生命,作为生命守望者和护佑者的医务人员,我们承载了太多的生命之托。救死扶伤、呵护生命,不仅仅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对美丽生命的承诺!(据新华社/记者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