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四川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史志伦访谈录

  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处变不惊,果断处置,坚守使命,在抗震救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在川军工单位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表扬。

  在紧急关头,他们是怎么想的、如何做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史志伦同志。


  记者问(下略):史主任,5.12大地震当时您在做什么?

  史志伦答(下略):

  当时我们多数同志在大楼17——21层办公室正常工作,2:28分突然传来隆隆的地声,大楼剧烈晃动,人们感到头晕,站立不稳,有的迅速蹲在地下,有的紧紧抱住门框,办公桌上的东西开始摇摆,有的滚在地下,天花板嘎嘎作响,有的跌落下来,墙皮纷纷震落,门窗发出刺耳的扭曲变形声。大家马上意识到,地震了!纷纷开始撤离,全办的同志很快就转移到楼下的安全地带。

  问:下楼后您做什么了?

  答:

  我们马上组织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在主震刚过,余震不断的情况下马上组织人员关闭楼上的水电气,保护涉密文件,对大楼采取临时封闭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和在混乱中失泄密;第二件事是马上组织办领导到三个家属区查看受损情况,采取管控措施。

  问:您作为工办的一把手担负着重大责任,面对强烈地震您首先想到了什么?

  答:

  四川有包括重要军工设施在内的众多军工单位,省核应急办公室设在国防科工办,我是主任。民爆企业也有一大块,在震区有5个生产点、25座民爆物品库房,对此工办负有监管的责任。我首先想到了在川核设施的安全和民爆物品的安全。这么强烈的大地震,他们的情况怎样、安危如何?是我最关心最着急最迫切的问题。

  问:您想到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

  立即责成核应急处和民爆处的同志给相关单位打电话了解情况,但当时通往这些单位的通讯全部中断,尽管电话都快打爆了,也联系不上,情况不明,安危未卜,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那时才体会到什么叫心急如焚。

  在打电话的同时,我们立即启动了核应急和民爆应急两个应急预案,相关人员迅速到位,按职责分工展开工作,全办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我坐镇值班室进行指挥,现场处理协调问题。

  问:大地震发生了,许多人被掩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救人应该是最重要的,您当时为什么不带人到一线去救人?

  答:

  是的,人命关天,救人应该是第一位的。可是理智告诉我,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必须头脑冷静,不乱方寸。此时,我的岗位和职责就在这里,这就是一线。因为军工设施和民爆物品的安全,关系国家利益,关系更广泛人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我是学核物理的,长期干军工,深知保证包括核设施在内的军工设施安全的意义!我必须在这儿指挥,离开了就是失职。

  第二天我们召开了党委扩大会,对全办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明确我们抗震救灾的重点一是核安全,二是民爆安全。

  问:您是在什么时间得到相关单位的消息的?

  答:

  地震后2小时17分我们得到了第一个处在震区有重要设施的军工单位的情况报告,紧接着其余的也都联系上了。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破坏,但可喜和万幸的是,我们的重要军工设施在万分紧急的关头,由于果断处置,措施得当,这些重要设施都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问:这时您是否可以松口气了?

  答:

  不是的!地震对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同时余震不断,未来趋势不明,灾害时时威胁着重要军工设施的安全,我们丝毫不能松懈。紧接着有关单位请求紧急组织协调支援物质设备和人员的电话不断传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安全。我们展开了空前紧张的工作。

  问:主要是组织协调了那些方面的物质和设备?

  答:

  主要是应急急需的5000平米防水帆布,1250吨水泥,100吨油料,48吨碗扣式脚手架和专业技术人员,部分专用服装以及部分生活必须的帐篷、炊具、饮用水等。

  问:在这种非常时期组织协调顺利吗?

  答:

  可以用曲折惊险,百转千回来形容。在当时通讯、道路等遭到破环,余震不断,各方告急,都需要救援,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些东西并送达现场,难度可想而知。主要困难一是急,接到批示或求援信息必须立即组织协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二是涉及的单位部门环节多,必须跟踪追击,一环扣一环,稍有差池,就会误大事儿;三是险情不断,交通运输困难,东西在哪里?怎么在最短的时间运过去?必须打破常规,急中生智去解决。

  问:您是怎么组织找运这些东西的?

  答:

  那时我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挖空心思,七拐八湾。一是发动有关人员四处打电话、上互联网去找,抓住线索,跟踪追击;二是及时向省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领导及灾区领导报告,密切联系,保证遇到问题随时解决;三是办领导到亲自找有关部门和领导组织协调解决问题。几个办领导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面协调解决问题;四是全过程跟踪解决问题,不见落实不撒手。实践证明,这几条在紧急时刻确实管了用。

  问: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在这次抗震救灾特别是应急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受到各方好评,您认为主要原因有那些?

  答:

  一是有一个好班子。班子如何关键时刻是个检验。地震一发生,班子成员就站在了第一线,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协调处理急事难事,克服余震不断,道路破坏,通讯中断等困难,靠前指挥。5月14日我们就组成了3个抢险救灾小组,由我和另外两个副主任带队赶赴灾区了解核设施和民爆物品安全状况,协调处理问题。其余领导同志也全都深入到受灾企业查看灾情,慰问职工,指导抗震救灾。二是有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全办同志临危不乱,牢记使命,坚守岗位,地震发生后,当大家从办公楼撤离下来,没有人往家里跑,而是都在等待执行任务。有4名处级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奔赴重灾区执行抗震救灾技术指导任务。当省地震局发布5月19—20日汶川可能发生6-7级强余震的消息后,市民蜂拥外出躲避时,办里的许多同志却冒着危险往办公室跑。从地震发生到现在,全办同志为军工企业和灾区协调解决了饮用水、食品、救灾工具、采血车、通信车等大量急需物质,其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问:在应急方面您认为有什么可以总结的经验教训?

  答:

  我认为,经过这次特大地震的检验,应急体系是有效的,也幸亏建立了这个应急体系,当自然灾害突然袭来时才能正确应对。省应急办有13家单位,在地震发生后各负其责,一切为了应急,没有扯皮的、推诿的,只要报告上去马上批,电话一到马上处理,反应很迅速。

  应急是一个体系,每一个应急预案都是一大本子,没有谁能把那些内容全部记下来,在紧急时刻谁也来不及去翻它,怎么办?我们把那厚厚的几本子,变成了三张纸,一是应急报告流程图,二是应急处置流程图,三是各应急组组成及任务表。三张纸把横向、纵向、负责人、联系方式、谁该干啥、先干啥后干啥都说清楚了,一目了然,易于操作,很管用。

  问:您认为经过这次特大地震灾害的检验,应急预案还有那些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吗?

  答:

  总体不错,但预案确实要简化,便于掌握和操作,不能太繁琐。再一个,就是我们的预案是常规情况下的应急,而对断水断电断路断讯这种特殊的情况估计不足,设置的不够详细。我们的应急物质储备,在非常规情况下也显得很不足。这些下一步要加紧研究和改进。

  问:经过这次特大地震,您对地方国防科工办的地位和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

  地方国防科工办的作用在平时和特殊时期都非常重要。他在协调和沟通军工单位和地方关系方面不可或缺,如军品科研生产的水电油运等。没有这个机构不是办不了,而是效率很低。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也证明,军工单位在紧急状态下抢险救灾重要问题和设备的组织协调离不开地方工办,特别是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必须由工办这样一个机构来介入处理。下一步军工企事业单位的灾后恢复重建,如搬迁、享受有关政策,以及军工融入地方的问题等也需要地方工办来组织协调。

  现在面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关于地方国防科工办的职能设置问题,我们希望上级机关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委托的事项等能够通过地方政府下达的“三定”规定来明确,纳入法定范围,为我们依法行政,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法律保障。

  最后,我也要感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各省国防科工办,地震发生后,大家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对四川工办给予慰问,送来了关切、关心和温暖和帮助,我们倍感亲切。我们要用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回报大家的关心。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