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为庆祝中国第3个“文化遗产日”,河北省在河北科技大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河北省首届民族文化节”。中国文化部、河北省政府的领导到会,颁发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证书、奖牌。井陉拉花、沧州武术、唐山花吹等充满燕赵风情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丰富多彩。图为井陉拉花项目传承人武新全与科技大学学生同台献艺。中新社发田张梦 摄
中新社石家庄六月十四日电 题:“八0后”热捧民俗文化
中新社记者 田张梦
今日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河北省第一届民俗文化节于此间河北科技大学热闹开场,文化遗产热风靡校园,征服了个性张扬的“八0后”甚至“九0后”。
扭起秧歌,舞起拉花,吹着喇叭,拉着二胡……这些传统爱好不再是仅限于老年人的乐趣,掌握一项民俗传统艺术成了“八0后”们新的追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该也非常乐意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二十岁的徐同学如是说。
今天的文化节上,中国文化部、河北省政府的官员到会颁发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证书、奖牌。
为了学习常山战鼓,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的五十名学生利用假期专程探访河北正定发源地,还尝试为流传于当地的典型古典韵律谱成现代乐谱,使这种古老的师徒口传方式得以改观。
苦练井陉拉花的张凯则通过接触民间艺术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拉花因地处山区,山高坡陡,形成了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其中滋味体验过后实在回味悠远。
井陉拉花传承人武新全对记者说:“目前由于年轻人的喜爱和参与学习,拉花艺术又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与文化部门的保护和传统的自身魅力是分不开的。”
提到与井陉拉花的结缘,科技大学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学校组建拉花艺术班伊始,报名的同学就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浓厚兴趣让我们把这项艺术发扬光大,同学们也都陶醉在享受传统文化的快乐中。
一位扮相酷酷的“八0后”对记者说,原来以为传统的一些表演形式可能不如现代舞的舞台效果好,谁知观看了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唐山花吹等表演后,很多朋友都感觉眼前一亮,感到耳目一新。现在业余时间大家都去学习吹拉弹唱,也蛮酷的。
今天的表演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井陉拉花,欢快;拉网调,浑厚苍劲。技巧性极高的唐山花吹令人叫绝,江湖味道的沧州武术又引得喝彩不断。原汁原味的民俗装扮,充满燕赵风情的表演形式征服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叫好声此起彼伏,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钦佩,他们毫不掩饰地表达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
展示大厅更是人声鼎沸,展台前被围得水泄不通。记者循声望去,原来是被称为“鬼手”的吴桥杂技艺人家王保合在进行他的经典表演。三个道具小球在倒扣着两个小碗之间来去自如,谁也看不出他的手如何将小球转移,如有神助。观者屏气凝神,一个个表情惊异,被彻底征服。
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彭卫国表示,普通民众,尤其是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对于文化遗产的珍视正在加强。举办的比如“七夕放河灯”、“清明转城墙”、“亮拳祭祖”等活动,民众参与热情很高,年轻人从对于传统了解不多到渐渐形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