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解密国家地震救援队:从绝境中救出国家级专家

  解密国家地震救援队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专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北京报道

  “乡亲们,这场特大的地震灾害让你们吃苦了,你们有很多亲朋好友失去了生命?救援队马上就会来,他们是专业的救援队,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把他们救出来。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他在都江堰看望受灾群众时说出的这番话,伴随着他动情的语气,已被亿万国人熟记。

  那支被温总理寄予厚望的“专业救援队”,就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下称“国家地震救援队”),也就是在国际灾害救援领域代表中国的“中国国际救援队”。5月12日当天18:00,国家地震救援队187名队员,携带2台专用救援车、1台指挥车、12条搜救犬和装备器材在北京南苑机场集结。经过紧张装载,20:40分,全体队员乘坐空军两架伊尔-76运输机,赶赴四川灾区,执行紧急救援任务。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家地震救援队先后转战都江堰市、绵竹县汉旺镇、汶川县映秀镇、北川县城4个城镇48个作业点,历时15天,救援作业共216小时,其中连续作业达120小时。成功营救幸存者49人,清理遇难者遗体1080具,协助指导营救幸存者12人,协同其他救援队伍搜索定位36人等。

  作为国内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专业化的救灾队伍,国家地震救援队在此次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力量,身穿橙色“CHINA 救援”制服的身影更是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支队伍何时成立,又背负着什么样的责任?6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地震救援队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

  温总理授旗的“国家队”

  “早在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就提出,防震减灾工作要建立三大体系:一是监测预报工作体系,二是震灾防御体系,三是紧急救援体系。前两个体系,我们已经比较成熟,而建立第三个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即组建国内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专业化的国家救援队伍。”尹光辉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国家地震救援队自组建起,主要职能就是负责执行国内外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

  据尹光辉介绍,这支“国家队”成立于2001年4月21日。当时,温家宝同志亲自向国家地震救援队授旗,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支队伍要“军民结合、军地结合、平战结合,一队多用”。

  据介绍,国家地震救援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地震局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协调、技术指导与保障工作;第二部分是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主要从事搜索、营救和保障工作;第三部分是武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紧急医疗处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实地救援时,三方融为一体,协同作战,工作机制是由中国地震局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建立救援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队伍培训、训练与协同演练,救援队出动等重大事项均由联席会议决定。目前,国家地震救援队共有220多人,配备有8类300多种救援装备及搜索犬22条。

  近年来,国家地震救援队实施了多次国外地震紧急救援行动,如阿尔及利亚6.9级地震、伊朗巴姆7.0级地震、印度洋8.7级地震海啸、巴基斯坦7.8级地震、印尼日惹6.4级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的救援,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在祖国人民面前,他们更是展示了专业化队伍的风采。

  专业的救援,科学的施救

  据尹光辉副司长介绍,在此次救灾工作中,国家地震救援队承担的大都是最紧急、最困难、最危险、最艰巨的救援任务。如何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发挥专业化优势?尹光辉认为,国家地震救援队的专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确定被压埋者位置。面对大量建筑物坍塌废墟,确定人员被压埋位置较艰难。面对难题,国家地震救援队通常先使用搜救犬搜索生命体征,再由富有经验的队员前去实地勘察,同时使用先进的生命探测仪,确定具体方位。

  第二是在高危环境中实施科学搜救。面对不断袭来的余震中随时会坍塌的危楼,很多救援人员都不得不临时撤出或放弃救援,而国家地震救援队却能在危境中从容展开施救。

  5月14日1点多,在绵竹灾区,国家地震救援队开始了对东方汽轮机厂叶片分厂办公楼的救援行动。据了解,地震时,办公楼中间的会议室有20多名专家在开会,大部分都被埋在废墟下,其中有叶片生产领域的国家级专家。

  救援队考察了现场后,发现这里几乎是“绝境”。因为办公楼5层砖混结构,中间会议室全部坍塌,两边楼房已向中间倾斜,摇摇欲坠。前面是一条深水沟,后面则是一堵墙连接危楼形成一个U形的包围圈,遇到强余震,要想紧急撤离,简直“无路可逃”。

  面对困境,国家地震救援队迅速利用厂房现有材料,搭建了一个活动的支架。随着队员在不同方位的施救,该支架可以随之移动。一旦发生坍塌,队员可以借助支架采取应急措施,起到自身防护的作用。

  第三个方面是在施救时杜绝人为造成的二次坍塌。

  在叶片分厂,压住一名幸存者的一块楼板长达8米,直通到左侧危楼的墙根,上面压着大量的废墟,只要轻轻一动,上面废墟就会坍塌,整个左侧危楼就会倒塌。在施救中,国家地震救援队利用吊车的力量,将交错叠压的两块楼板捆绑在一起,吊升后形成一个稳定的A字形。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营救,那位幸存者在没有受到任何二次伤害的情况下,成功获救。

  第四个方面是在发现或者救出幸存者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参与。尹光辉向《中国经济周刊》举例说,在幸存者某一部位被压埋时,救援人员千万不能立即移开重物。因为肌肉被长时间压迫后,会产生大量毒素,一旦重压被立即移开,毒素就会进入血液循环,对肌体尤其内脏产生毒害,甚至会危及生命。这时,专业的做法是医护人员对幸存者先行采取医疗手段后才移开重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专业救援人员太少了”

  此次抗震救灾工作,让尹光辉副司长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为了更好地应对明天的不测,我们要对今天进行总结。”

  首先,他认为,国家地震救援队队伍的规模需要扩大。

  “我们的专业救援队员太少了。”尹光辉表示,灾后救援的黄金时间是事发后三天,“在黄金时间内,我们如果有大量专业化的救援队伍施救,那该是何等的幸事。”

  其次,他认为,要建立多方灾害救援的协调联动机制。在大震巨灾中,多个救援队伍同时开进、信息共享、有效协同联动开展救援至关重要。“譬如,在某片废墟,有先行队伍搜救过,发现没有幸存者,但未留下任何标识,后面的队伍又要重新搜索,这样就浪费了搜救资源。”尹光辉对记者表示,在重大灾害来临时,更需要指挥部门统筹安排,统一调配,让合适的队伍,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到达合适的地点,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救援效果。

(责任编辑:安世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