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帮助村民清理茂县塌方的村间小路。 本报记者 张斌 摄 |
刘永光(左)和老伴正盘算着如何销售樱桃。本报记者 张斌 摄 |
果蔬大县的暂时滞销
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的茂县是一个农林业大县,盛产樱桃等水果和莴笋等蔬菜,震前一直因九寨沟旅游中转地而闻名。在全国10万余人的羌族人口中,茂县占60.6%,因此茂县也是羌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地。
地震中,茂县600余条生命被夺走,八成以上的房屋成为危房,11.9万人无家可归。在地震波强大的破坏力下,茂县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阻断,导致全县已成熟的20余万斤樱桃和数十万斤蔬菜滞销。
然而,就在地震发生24小时后,茂县街道上便出现了各种商业摊点,无家可归的人们用各种方法开始了自救。
因樱桃而富足
记者见到的刘永光是一个极乐观的71岁老人,听他唠家常很难把他与“茂县樱桃种植第一人”的称号连起来。
17年前,茂县没有樱桃树。家住茂县凤仪镇坪头村3组的刘永光老人一家靠种菜赚取一点微薄收入,养活一大家子人。
1991年,县林业局引进了大批樱桃树苗,提供给山村里的农民。看大家纷纷响应,刘大爷也承包了一块荒地,种上了100株樱桃树。此后几年,其他村民因为樱桃树迟迟不结果,陆续在第四个年头砍掉了樱桃树。“但我还想再看一年,我想明年不行再把树砍了当柴烧。”
1996年,刘大爷的一部分樱桃树结果了。当年,他收获60斤樱桃,并以每斤6元的价格卖了出去。以后每年樱桃价格都在上涨,第二年每斤8元,第三年每斤12元,第四年每斤20元,第五年樱桃价格更涨到了30元一斤。
看到刘永光老人的收成这样可观,几个儿子纷纷效法种上了樱桃树。其他村民也坐不住了,自此以后,茂县便成了年产数十万斤的樱桃种植大县,刘永光老人每年种樱桃的收入也达到了十几万元。
丰收年遭地震
5月11日,刘大爷和老伴、儿女们合计,茂县今年风调雨顺,樱桃是个丰收年,预计今年自己的樱桃树可以收8000斤,女婿的樱桃树可以收5000斤,大儿子可以收3000斤,二儿子可以收2000斤,这样加起来全家可以收获近两万斤。“就算卖得便宜一点,每斤只卖20元,全家也可以收入近40万元呢。”
5月12日,对于刘大爷来说是个很普通的日子,吃完午饭,刘大爷来到邻居家打麻将。14时28分,刘大爷突然看到周围的房子乱晃,并听到了一种异常恐怖的巨大声响散发出来。牌桌旁的人群察觉到发生了地震,一哄而散冲出院子躲上山路。刘大爷一把抱住一棵树,拼命地稳住自己的身体不被甩出去。他抬眼望去,平日满山秀美的樱桃树林此时变成了一个浓烟密布的死亡之谷,石块呼啸而下,“我看到那条山路裂开了大缝,一会儿裂开,一会儿又合上。”刘大爷心有余悸地说。
几分钟后,大山停止了喧嚣,刘大爷跑回家里才发现,房子大部分都塌了,正在地里干活的儿女也陆续返回家里。当晚,村里40多位受灾村民因无家可归只能站在街上,全被刘大爷叫到自家帐篷里暂时吃饭、住宿。老人说:“我家的帐篷大,菜也够大家吃的。”
地震发生后,茂县暂时成了一座孤城,与外界的道路全部中断,刘大爷满山丰硕鲜红的樱桃不得已只能任其挂在树梢,等待机会销售。
茂县林业局局长张世琪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如果没遇到地震,估计全县能收获20多万斤樱桃,每斤的销售价格应该在30元左右。初步估计,地震造成山体变形,导致27.1万亩山林受损。
羌绣经营遭毁
茂县在地震中损失的不止水果和蔬菜,还有羌族文化的代表——羌绣。5月26日,记者在一栋小楼旁见到了李兴秀。此时她刚刚将小楼一层销售店里东倒西歪的羌绣服装模特整理干净,二楼生产车间的满目疮痍仍历历在目。
作为羌绣大师,拥有“四川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称号的李兴秀代表了茂县人的自豪。李兴秀从小就喜欢羌绣,近乎痴迷。上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李兴秀经常偷偷在课桌下画羌绣的花样。1977年,初中毕业的李兴秀开始在松坪乡小学教书。
1986年,李兴秀的丈夫去世,她用教书挣来的每月12元钱,养活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此后不久,李兴秀带着3个孩子、3尺粗布和用来画羌绣花样的一根圆珠笔芯,离开了松坪乡,到外面生活。她靠画羌绣花样和绣花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画一张花样,李兴秀可以赚到2到5角钱。就这样,她艰难度过了4年。
1992年,她照茂县一个风景点溪海“神龟回游”,绣出了一幅“神龟回游图”。她以60元的“高价”,卖给了风景区一位管理员,这是她做的最大一笔生意。令她吃惊不已的是,她尚未离开,那位管理员就以380元的价格,把那幅“神龟回游图”转卖了出去。
此后,李兴秀开始在羌族服装上绣花,每月能挣到二三十元。在过去的16年里,李兴秀带出了28个徒弟,她们都是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2004年9月,李兴秀注册成立了四川羌寨绣庄公司。2005年,她的作品“羌寨中国结”获得四川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金奖;2006年,她获得了“阿坝州十大女杰”称号;2008年,她获得首届“四川民间工艺百家十大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称号……
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将她十余年的羌绣事业毁于一旦。
李兴秀说,地震前,她的大儿子在北川建了一家羌绣旅游工艺品加工厂,同时她还在茂县、成都、九寨沟和理县共开了4家羌绣旅游工艺品销售店,其销售渠道通往成都、北京、大连和哈尔滨等地。汶川大地震让她十余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损失了几十万元,一下子就全没了”。
重建幸福生活
采访中李兴秀接了一个电话,挂断之后她告诉记者,这是她在大连的一位销售商打来的。地震后她接到了来自很多城市的销售商打来的慰问电话。她说,下一步她准备贷款建一个新的羌绣工艺品厂,“我连建新厂的地方都已经看好了”。
李兴秀透露,地震前准备开办的一个羌绣培训班会继续举办,培训人数增加到220人。“我想通过培训受灾妇女学会羌绣这门手艺,使她们从灾难中重新站起来。”
与李兴秀强烈的重建家园的愿望一样,记者找到刘永光时,他正坐在自家的樱桃树下,和老伴盘算着如何渡过难关。他说,地震发生几天后,儿女们闹着要冒着遭遇塌方的危险,开车把樱桃运出去卖,但都被老人拦住了。不得已,心急如焚的儿女们只好每天背着一些樱桃去县城,以每斤四五元的价格出售,就这样每天也只能卖出去200来斤。
“国家已经够意思了,三四个月后还得靠自己卖樱桃解决生活。”老人说,“过去卖樱桃的钱已足够我们老两口度过地震灾难时期了。”
事实上,对于茂县这样的农林业大县来说,地震对其经济的重创极其深远,这些创伤直接渗透到每个受灾者的生活中。
尽管如此,但茂县人对于这种创伤的乐观态度却出乎意料。就在5月12日那一刻巨大的地震波寂静之后的24小时后,茂县最繁华的一条大街上便出现了各种商业摊点,有各种生活用品、食品、水果甚至小吃。
因茂县是前往九寨沟旅游的必经中转站,出租汽车就成为茂县的一大景观。灾后不久,全县的大部分出租车便重新开上街拉客。那些曾经历了“马路像波浪一样甩动”的大地震的司机风趣地说,“现在马路上是最安全的地方”。
与以往不同的是,每当遇到身穿迷彩服的军人打车时,他们决不收钱。以至于身穿迷彩服的记者每次打车后,都不得不因付车钱而与司机“争夺”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