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青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自西学东渐以来,对中医的质疑就未曾中断,中医药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产品遭受侵权,在国际市场上造成中医药无形资产的大量流失,致使我国的中医药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如何依据法学理论及法律规范保护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精华,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一书,即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中医药基础理论与应用、中医药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著作权、商业秘密权以及中医药的行政保护、国际保护、立法保护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只有《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和《中医药条例》是专门针对中医药而制定的。由于《中医药条例》的立法层次低于法律,其内容也有待充实完善,因而难以对中医药起到全面有力的保护。此外,其他法律如《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对于中药复方、散于民间的秘方验方等也很难提供有效的保护。
中医药传统知识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科学知识,也不同于其他国家传统知识的口授、单一性等特点,而是具有高度文献化、系统化和实用性特征,同时还具有在不断吸取现代科学知识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特征。因此,在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否与之相适,也必须建立符合自身特性的、有利于保存和发展的专门保护制度。
有鉴于此,《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一书提出了有关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对策和产业对策,并结合我国现实存在的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侵权事实,阐明了侵权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进一步探讨了在中医药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应对策略,试图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通过建构一整套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科学体系,为相关的立法和司法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中药主要以动植物资源作为自己的原料来源,在制造中成药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诸多生产制作工序,其中的每个工序都可能包含诸多的知识产权内容,涵盖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我国在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未能建立起现代、规范、科学的知识产权体系。与此同时,许多有关中药的知识与技术大都还是以比较原始的方式存在着。如何通过现代技术对其进行表述与改造,如何在理论上对全面构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是该书著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由于我国缺少保护传统知识的专门法律,在相关国际谈判中就会处于被动局面。中医药被在其他国家申请专利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我国的传统医药知识面临生物海盗行为的威胁。由于中医药自身的特殊性,中医药的知识产权问题将构成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因此,该书的另一个关注点,便是如何实现中医药从中国向世界的传播与扩散,如何将国内法律规范与国际知识产权规范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