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一场误会?
“160亿美元大单旁落,中国造被边缘化”、“成本优势不再,中国零部件或丢千亿订单”如是惊悚的标题陆续出现在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上,让一个即使对汽车业不甚了解的人,都感到心惊肉跳。
这些报道引用的事实都来自一家公司——全球咨询公司PAC集团。
其提供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北美销量最大的三家汽车制造商,2008年,在华零配件采购额比原先预期的数字减少80亿美元;到2010年,将总共减少160亿美元(约1100亿元人民币)。原因是中国原材料、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等,让他们感觉到继续加大在华配套额并不划算。由此,也引发了业界对于汽车业“中国制造”未来的担心?
“这不可能”、“简直是笑话”,作为当事企业之一福特(中国)官方第一反应同样是惊悚。“翻译有问题”、“沟通有误差”,PAC集团面对记者追问也有些含糊其辞。
那么,我究竟该如何来正确理解这些数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曾公布,跨国公司到2007年底前在低成本国家的汽车零部件采购总额约为500亿美元,其中70%瞄准中国企业。也就是说,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国际采购总额约为350亿美元。
按照此前专家预计,从2006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采购额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的话,以2008年为例,跨国公司在华的零部件采购总额预计将约为472.5亿美元。
如果真如报告所说,仅三家汽车企业2008年在华配套额就减少了80亿的话,已经占总配套额的17%(在华的主流汽车跨国企业有11家:通用、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福特、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宝马、戴-克(已拆分)、现代),这毫无疑问要列入汽车产业“红色警报”范畴。数据出具方也承认数据得出有不合理的地方。
那么,即使数据结论有失误的成分,是否又意味着中国汽车业可以高枕无忧呢?
2008年6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高开39点,一举突破6.92关口,至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今年以来已先后42次创出新高。伴之而来的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税收政策改变、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出台、环保新规以及石油价格上涨的事实压力。
实际上,在价格涨与不涨的问题上,本土配套企业已经捉襟见肘。由于产品升级滞后,涨价意味着国际买主的离去;不涨价则意味着选择坐以待毙。
其实,即使是一场误会,也存在让人反思的深义。(汪静) (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