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采访追问当事人的惨痛经历,反复对其身心造成伤害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展现大爱、坚强乐观的平民英雄,他们的事迹无不可歌可泣,值得称颂。但刚刚经历了这样一场大劫难,几乎每个英雄的背后都有不堪回首、不希望被人触碰的伤痛故事,而媒体又偏偏要挖掘这些细节来塑造、突出英雄的完美形象。
于是,在记者们充满热情和崇敬的多次采访中,英雄反而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被网友誉为“最坚强中国警察”的蒋敏,在大地震转瞬间失去了包括父母、女儿在内的十个至亲至爱之人,身为警察的她却始终坚持在抗震一线救助他人。蒋敏的事迹无疑非常值得媒体报道。可当记者见到正在忙着照顾灾区儿童的蒋敏时,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自从家人遇难之后,苦苦支撑了数日的蒋敏被问得说不出话,一出帐篷就昏了过去。相信记者当时并没有恶意,只是为了把蒋敏那种无私忘我的大爱精神表达得更完全,使新闻更能打动人,但却没有想过:这样做简直就是把当事人心头的伤口血淋淋地撕扯开来,把这切肤的痛楚展示给大众。此后,媒体采访更是一个接一个,哪一颗饱受创伤的心能经得起这样的反复揉搓呢?
只为追求新闻的精彩,却影响到救援人员对幸存者施救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每当发现废墟里尚有存活着的生命,不光救援人员无比激动,在场记者也是兴奋异常。如果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做个忠实的记录者,相信大家都会心存感激,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的职业冲动。经常见到记者不分场合地递上麦克风,追问救援人员或幸存者“有什么感受?”事实上,谁都知道此时争取时间,保持体力,对于那些埋压在废墟下、等待抢救的生命有多么重要。
可就是在电视直播的画面里,废墟中发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大爷,这时,一个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现场女主持对他说“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大家都说还是救人要紧,而主持人坚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此时,幸存者身体上方正有一块残存的预制板,随时可能发生垮塌,救援人员要求先把它搬开再说,没想到主持人的回答竟然是“不用,就保持那样别动。”接着转过身来继续对着镜头播报。这样的报道多多少少地影响到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片面追求现场的惨烈效果,给遇难者家属带来痛苦,给受众造成心理不适 灾后,人们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看到了大片垮塌的房屋、神情哀伤的受灾群众、迅速救治伤者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可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个被砸得面目全非的逝者,甚至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的镜头和照片“直击”受众的眼球。
曾经在某报纸上看到一幅让人触目惊心的照片,照片上是几个学生模样的逝者在残垣下压着,其中一个孩子的模样清晰可辨,而另外几个孩子的身体不同部位被坍塌的水泥块覆盖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最让人惊心的那些混在一起的手脚,分不清是谁的手,也辨不出是谁的脚!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看到了照片,心底会是怎样撕心裂肺的哀恸?面对这样充满死亡气息的照片,即使是陌生人心底也会充满对地震灾害的恐惧感。媒体这样不加选择地“直击”灾情,看似是对灾情的真实展示,但并非所有的真实记录都适合在媒体上展现出来。如果不加限制,势必造成视觉上的“灾难”!
是新闻价值更高,还是生命至上?这需要记者做出符合道德良知的选择 以上所提及的三种形式,归根到底是媒体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如何取舍的问题。5月12日夜,中新社的三位记者李安江、郭晋嘉、杜远,作为报道灾情的第一梯队在第一时间目击到东方汽轮机厂中学垮塌校舍的惨状。“救救我!”垮塌的房屋中,不时透出被埋学生凄惨的呼救声。前去采访的他们,一时不知所措。采访还是救人?这个新闻课堂上的道德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来得如此突然。最终,他们做出了选择——“救人,十万火急!”那一夜,他们几乎没有完成一个采访。
在灾难面前,记者是该遵从职业精神还是做人良知的争论,在新闻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新闻伦理是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道德感和责任心。新闻不能有“闻”就录,什么样的新闻该“录”,什么样的不该“录”呢?有研究者提出,要进行道德推理,即我为何如此重视这条新闻?受众究竟需要什么?如果这条新闻与我或我的家人有关,我会感受如何?
汶川地震报道中的反面教训提醒我们,作为媒体工作者,绝对不能以有违新闻伦理的方法来进行报道活动。媒体报道任何新闻,都要努力在满足公众需求和保护受访者之间寻求平衡。如果单纯为了满足占绝大多数的公众,却不顾伤害处于弱势的受访者,就是有违新闻伦理的。媒体记者一定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多个角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推理,既要最大限度地把新闻真实地报道出去,更要尽量减少对无辜者的伤害。
大规模的地震报道终将过去,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不得不面对其它的自然灾害报道。灾难一旦发生,如何寻求新闻与伦理之间的平衡,就是每个媒体记者必须面对的命题。不管在什么时候,记者必须首先是个大写的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然后才是新闻的忠实记录者。(张庆洁作者单位:海淀区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