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6月17日电(记者赵伟滨 王雁霖)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了解到,中外柴达木盆地西部千米科学钻探项目已于近日成功开钻,这一项目对解决中国西北干旱化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这个重大基础攻关研究项目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负责,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兰州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科研院所联合实施开展。
项目将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察汗斯拉图盐碱地区钻取1000-1100米深孔,推测钻孔年代约达8-9百万年。
据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介绍,该项目主要针对几十年来始终无法解决的中国西北干旱化问题。项目将建立柴达木盆地西部晚新生代以来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层年代序列,揭示青藏高原隆起与亚洲干旱-季风系统形成演化的关系,以及干旱盐湖的形成演化历史及其与盐油气资源的关系,为研究和利用盆地能源和钾盐等矿产资源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野外钻探队已顺利钻进盐层和含盐层120多米深度,预计10月中旬完钻。
此前不久,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也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中国石油开发史上投资最大的专项科技项目“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入新的关键阶段。方小敏表示,这两个项目钻探地点不同,在研究上可以实现互补。
柴达木盆地位于亚洲内陆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以来连续沉积了上万米的巨厚地层,详细完整地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盆地演化及亚洲内地干旱化过程。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