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让山体变得松动 阿坝州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多处 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十万群众今晚全部转移
震中汶川可能发生次生灾害。今天上午,汶川近2万名受灾群众沿着抗震救灾紧急避险走廊转移,目前转移工作正在进行。
记者从阿坝州指挥部获悉,由于受到连日暴雨影响,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黑水、九寨等重灾县,已造成次生地质灾害隐患2万多处。州内需要外迁安置13.7万余人,其中,需要进行紧急避险安置的群众达10万余人,其中大部分来自汶川地区,预计在今晚12点前全部完成。
地质灾害多 汶川县城已无地质安全区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派出的地质专家组通过实地勘察,认为整个汶川县城已经不存在地质安全区。
震后的汶川,大山里的民房基本被夷为平地,地震让山体变得松动,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3590处。
四川阿坝州州委副书记、代理州长吴泽刚告诉记者,地震过后,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小金、黑水和松潘等重灾县,造成次生地质灾害隐患2万多处,23万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边搭建边入住 政府和群众同进驻安置点
吴泽刚表示,按照工作计划,阿坝州将在6月20日前,把所有受次生灾害威胁的干部群众,搬迁安置到安全区域。但由于近日有暴雨,转移工作提前到今天晚上12点前完成。
安置场地统一租用,安置用房统一搭建。安置群众以乡(镇)、村、组和社区成建制集中安置。
为了在汛期来临前做好各方面转移安置工作,目前次生灾害发生重灾区采取边搭建、边搬迁、先入住、后完善的办法,逐户、逐组、逐村转移群众。
随着紧急安置群众的入住,各乡镇党委、政府也随同进驻安置点办公,在安置片区进行社会治安管理,设立警务工作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防止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卫生防疫等人员也同步进入安置地开展工作,全方位加强安置点的社会管理。
今日现场
汶川2万群众沿着“避险走廊”转移
今天上午,汶川2万多名群开始转移。
避险地点位于汶川雁门至绵虒。这是一条沿着岷江一线的相对安全地段,救援部队等加班加点沿路搭建起的军用的、民用的、蒙古包式、阿拉伯式等各种帐篷形成了一条长龙,所以被形象地叫做“抗震救灾紧急避险走廊”。
在这条走廊上,共设置了90个次生灾难紧急避险分区,以500人为一个居住单元来分片集中安置受灾群众,正驻扎在此的空军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则担任了医疗巡诊及防疫任务。
由于沿途要经过8处滚石区和一个千米隧道,克枯乡的120多名受灾群众转移遭遇困难,医疗队立即派出5辆大卡车前往迎接。因为转移群众多是体弱的老人,医疗队还特意在每辆车上安排了一名医护人员随车前往。
文/本报记者曹姗王禹通讯员艾素(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