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救灾物资运往地震灾区
万名审计人员护卫百亿救灾款物
每一笔救灾款都要延伸审计到村、到人
截至6月16日,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57.32亿元。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最近一期的调查数据显示,95%的被访者声称以各种方式援助过汶川大地震灾区,但有6成的被访者担心善款被挪用,5成的人希望能公开善款的用途。
老百姓捐出的善款以及政府部门划拨的救灾、重建款项究竟会不会出问题?审计署的一组数据或许能给公众信心:截至目前,共有近万名审计人员正在对18个中央级单位、240多个省级单位、370多个地市级单位、2500多个县级单位进行审计,审计覆盖了重点地区和主要环节。
这也是我国审计部门第一次对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参与此次审计的审计署成都特派办副特派员任承彝说,和传统的事后审计相比,过程跟踪审计更能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向资金使用部门提出整改建议。但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救灾的资金和物资总是变动的,审计的工作量很大。
近万人的强大审计阵容
“这或许会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审计。”5年前曾参加过大姚地震抗震救灾资金审计的审计署昆明特派办杨恒田处长说,那年,对大姚救灾资金的审计,是当地重建已经进入尾声才开始的,而这次,审计起点则是地震发生数天后,未来还有至少持续8年的恢复重建,这个时间段,审计都会全过程介入。另外,以前的救灾资金审计面也比较窄,而这次从中央到地方,大概涉及几千个单位。
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司长王中信则向记者描述了此次汶川大地震救灾资金审计的全景图。他介绍说,地震发生后3天,审计署就派出3个督导组到达灾区,对救灾物资的审计进行督察。很快,又组织审计人员首批进驻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6个部门。
审计署的官员介绍说,新任审计长刘家义已经给这支庞大的审计队伍下了命令:救灾款物流向哪里,审计就要跟踪到哪里、监督到哪里,不仅要查到省、市、县,还要跟踪检查到乡、村、人。
和以往不同,这次审计不是审计部门的单打独斗。审计署在5月26日公布了地震救灾款物审计举报电话和网址,向社会征集线索。目前每天可以收到举报邮件40条左右,举报电话约70个。而几天前审计署发布的汶川地震救灾物资审计第1号公告中的部分案例就来自群众的举报。这也是审计署第一次在审计过程中就向社会公告查实的问题。
据介绍,审计署有专人负责整理这些举报信息,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汇总,当天线索当天处理。即便是来源模糊、语焉不详的举报信息,也要通知给信息中涉及的有关审计组,供其参考。
秋后算账并不是目的
据介绍,此次参与审计的机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审计署;审计署派出局、审计署特派办与各省审计厅;基层审计机构。
任承彝是审计署成都特派办副特派员,在此次四川地区的救灾款物审计中负责综合协调。他介绍说,这次审计一改以前“事后审计”的方式,采取的是事中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新型模式,力求提高审计的时效性,提高救灾款物的使用效率。秋后算账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任承彝说,过程审计最大的挑战就是,一切都在变动之中。比如,一开始大家都不清楚,究竟哪些部门与救灾款物相关,在把住了民政、红十字会几个重要渠道之后,慢慢地又发现至少20多个部门都和救灾款物相关,然后又向这些部门渗透。
另外,以往的事后审计,物资和钱款都已经在账面上,审计就是从账到账;而现在,有大量的款物还在运动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在现场盘点一笔笔款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简直就是工作中的一座大山。
任承彝举例说,比如矿泉水这类物资,不同的捐赠部门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有用瓶的,有用箱的,还有用件的,有250毫升的,500毫升的,盘点非常复杂。即便这样,审计也得向老百姓交本明白账。最初,审计部门的登记表上,物资的种类只有8种,可后来发现,老百姓捐赠的东西太丰富了,物资的种类已经增加到15类。而第十五类“其他”中,还有丰富的内容。
目前四川省到账的救灾捐款已经超过60亿元,财政划拨的钱也超过60亿元。也就是说,在四川,审计人员要守住这100多亿元。从5月下旬四川省联合审计组进驻和救灾款物相关的20多个部门以来,已经向相关部门提供了14条审计建议,大多是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确保救灾钱物的高效使用。
救灾物资的大量涌入,曾经让有的部门应接不暇,有一个部门救灾物资大量囤积。审计部门调查后发现,是接收、划拨系统出现了“肠梗阻”,于是请来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帮助这个部门设计了一套软件管理救灾物资,科学手段的运用很快分解了囤积的物资。
除了管理系统的问题外,有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药品的存储。一些特殊的药品,应该在25℃恒温下保存,但一些部门的仓库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时间长了会影响药效。任承彝说,这些都是很专业的问题,审计人员不一定懂,但由于过程审计涉及救灾物资的有效使用,这些细节都应被关注到。
据介绍,下一阶段,审计将根据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关注的重点,是资金物资损失浪费和效益发挥情况。在分配环节,重点关注优亲厚友等问题,促进分配的公开、公平、合理;在使用环节,严肃查处挪用、贪污、挤占问题。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