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8年5月31日机载激光扫描影像制作 |
本报讯(记者 瞿凌云)受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武汉专家完成并提交唐家山堰塞湖最精细的三维实景图像,成为排险决策的重要工具。
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马洪超等武汉大学10位专家日前全部回汉待命。马洪超教授昨介绍,待天气好转,他们将再次入川,对泄流完毕的唐家山堰塞湖再次进行三维地形扫描。
5月24日,武大李德仁院士接到国务院抗震救灾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祖煜院士急电,对方咨询如何利用遥感手段帮助四川灾区处置堰塞湖问题。
26日一大早,李德仁的团队成员马洪超教授等携设备紧急入川。随后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建议:由武汉大学牵头,会同国家测绘局实施机载三维激光扫描工作,交前方指挥部和相关设计研究单位使用。
28日,温家宝批示,“相关部门尽快实施”。
31日,马洪超等人乘飞机在空中3300米处,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三维地形扫描。不久,他们用机载激光雷达和数字扫描仪获得该湖最精细的真三维实景图像,如实反映了堰塞湖上游至绵阳市整个流域的三维地形,完整再现了2.4亿立方米的“悬湖”之险。
该三维图由科技部遥感中心上报给抗震救灾指挥部,是目前该地区分辨率最高的数据。
6月6日,马洪超再次受邀,向抗震救灾指挥部水利专家解读了此图反映的相关信息。
被堵塞26天后,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头号”悬湖——唐家山堰塞湖终于泄洪,随后险情全部排除。随着该湖不复存在,他们完成的三维图也因此成为记载当时最危险时刻的绝版。
李德仁院士昨介绍,如何排除堰塞湖危险是世界性难题,再次对当地三维扫描后获得的数据,用来比较堰塞湖泄洪前和泄洪后的不同,为水利专家科研使用。
此外,武大专家还将择日对绵远河和石亭江堰塞湖进行同样的三维地形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