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最大的为石家庄火车站站前二期人防工程,可容纳1万多人临时生活 本报讯(记者马国胜)应急指挥管理区、应急生活区、应急物资供应区、应急医疗救护站……日前,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容纳8100多人临时生活的我省首个人防工程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保定市西苑小区改造完成。
记者从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了解到,6月底前,我省11个设区市都将改造完成一个像保定西苑小区这样的人防工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城市居民在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状态时的紧急疏散和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占地4.4万平方米、可容纳1万多人临时生活的省会火车站站前二期人防工程将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今年初,省人防办公室和省地震局共同制定了《利用人防工程开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工作方案》,选择位置合理、规模较大、设施完备、出入通畅的人防工程开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充分发挥人防工程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优势,该方案要求各地合理划分功能区,完善相应设施,明确划分出指挥管理区、人员生活区、物资供应区等功能区,完善应急救护、防疫、供水、供电、排污、厕所、消防、物资储备、指挥管理等设施;制作避难场所平面示意图,制作和悬挂标志牌。在避难场所出入口、疏散通道、内部各功能区、重要设施部位设置明显的应急指示标牌;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按照组织领导、人员分工、功能区划分、疏散路线、服务保障等内容制定避难场所预案,以便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启动预案,投入使用。
省人防办公室工程处处长王建强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我省将对人防工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管理、使用及技术要求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人防工程兼作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明年,全省11个设区市要全面开展利用人防工程开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工作,同时将按照该标准,对新建人防工程提出开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