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理县,是嘉绒藏族群众居住较多的地区,周围群山环抱,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自5月12日以来,空军赴理县抗震救灾官兵积极当好藏区的抢险队、工作队和宣传队,足迹踏遍了每一座高山,把一份份大爱送给了身居高原的藏族同胞。
让藏族同胞在震后衣食无忧
5月13日,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到达成都抗震救灾一线后,高度关注着雷达某团这支小分队在藏区的工作情况,他作出指示:想藏民所想、急藏民所急、办藏民所需、解藏民所难,把党中央、胡主席的关怀送到藏族同胞的心坎上。
5月18日,他们接到藏族同胞求援:理县主要供水管道爆裂,全城供水中断了数日。营长周尔富带领小分队立即出动,徒步十公里,到达打色尔村。周尔富一声令下,官兵们跳入冰冷的雪水中,卸的卸、扛的扛、抬的抬。正在紧张作业时,一次较大的余震到来,山体严重滑坡,哨音急促吹响,负责警戒的战士立即挥动小旗,战士们迅速散开,无数大小石块自山顶滚滚而下,正落在他们抢险的地方。
余震过后,官兵们把个人安危抛在脑后,再次跳入水中。经过近10小时的艰苦努力,400余米的供水主管道全部修复。当晚,理县县城全面恢复供水,藏族群众奔走相告:“解放军让我们有水喝了!”
“要千方百计解决藏族同胞的燃眉之急!”邓昌友针对理县交通中断后藏族群众面临的生活困难,现场制定出了详尽的救助方案。
5月22日,成空政治部主任龚德宏少将带领3架直升机满载救灾物资在甘堡藏寨附近降落,机上载着26顶帐篷、200条被子、400套棉衣及食品药品等物资。当官兵们把一顶顶帐篷、一包包衣被、一箱箱食品交到群众手中时,甘堡藏寨的同胞们有的手捧哈达,有的端着青稞美酒,泪流满面地高喊着:“感谢胡主席!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架起党中央和藏区的连心桥
6月10日,一条写有“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字样的10米红色横幅,展现在成空政委贾延明中将的眼前,上面签着500多名藏族群众的名字。
大地震造成交通和通讯中断,使理县一度成为“信息孤岛”,报纸看不到、电视收不到、广播听不到!
“一定要让这里的藏族同胞早一点听到党中央、胡主席的声音!”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对空军政治部文化工作站提出明确要求。
5月28日,在成空政委贾延明中将的带领下,空军政治部文化工作站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赶赴藏区,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和发电机。因直升机无法降落到理县县城,他们又转乘农用小卡车,冒着滑坡落石的危险,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走了近一个小时。为防止设备受损,工程师翟耀龙一直把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抱在怀里。
几名专业技术人员一下车,便争分夺秒地开始安装调试。一个小时后,伴着发电机的轰鸣声,一台42英寸的液晶彩电出现了中央电视台的清晰画面。随后,几乎全乡的群众全拥到这里,当藏族同胞目睹胡主席深入灾区慰问群众的身影,眼睛都湿润了,他们不停地念叨一句话: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建设藏族群众的精神家园、守护藏族群众的精神家园,是空军官兵一直的担承。6月4日,他们从甘堡乡领导那里得知:在甘堡藏寨中,有一座嘉绒藏族民间博物馆,珍藏着有关藏族嘉绒文化历史的大量珍贵文物。地震中主馆大部分垮塌,剩余部分也严重开裂倾斜,十分危险。
“维护党的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群众风俗习惯责无旁贷!”团长张肇荣带领官兵奔赴该寨,投入保护珍贵文物的战斗之中。当官兵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千手观音等文物来到安全地带时,久已等待在这里的数百名群众大声欢呼,他们面对这些传世传家之宝流下了热泪,纷纷上前伸手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