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北川遗址建立地震救援训练基地
北川异地重建工作已正式启动,目前,“老县城应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并修建地震博物馆”的呼声最高,有关方面已经开始征集地震文物。而在专业救援人员眼中,这里其实是非常理想的地震救援训练场所。
困境 救援队无专业训练基地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满目疮痍。温家宝总理2008年5月22日在视察北川地震灾区时指出,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不少国内文博界专家纷纷提议,在北川规划、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并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北川成为“中国庞贝城”。 绵阳市有关方面则向全球发出紧急倡议,征集北川地震遗址保护方案和地震博物馆策划设计方案。
5月28日上午,“5·12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议方案专家座谈会”在蓉举行。会上,曾两次进入北川考察的四川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彭晋川提出,可否在北川遗址筹建大型救援训练基地,并与地震遗址博物馆统一规划?
“2001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北京成立以来,各省市也陆续建立自己的专业救援队,但一直没有专门的训练基地。”彭晋川是四川地震救援队的成员,他分析:“首先,各救援队建立以来,我国并没有发生大地震,仅有国家救援队参与过印尼、巴基斯坦的地震救援,另外云南救援队参与过云南普洱地震救援,其他的救援队可以说并未见过真正的地震废墟。其次,当年的唐山大地震没有保留成片的废墟遗址,发生在云南普洱和新疆伽师的地震,所倒塌的建筑物又多为土胚房,不是现代化建筑废墟,无法作为训练基地。”救援队平时的训练只有到消防队的训练场地进行爬楼等常规救援训练,而地震救援急需的专门训练科目,如建筑废墟上的犬搜索、仪器搜索以及加固、顶升、破拆等则常常难以进行。
为了感受现场,救援队专挑一些刚刚爆破和正在拆建的楼房,训练队员和搜救犬。“一听说哪里爆破或者拆楼了,就赶紧和对方联系,抓紧时间把队伍拉进去练习一次。最远的拉练地点,甚至到了邛崃。”
考虑到训练场地的不足,北京西山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已于2003年动工,耗资2亿元,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它的主要职能是为国家救援队提供训练场地。“但我国有20多支专业救援队伍,此外,汶川大地震救援的经验表明,军队、武警、消防、甚至志愿者,都有进行专业地震救援训练的必要,因此,专业训练场地依然不足。”
提议 把北川建成救援训练基地
省地震局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北川作为地震遗址十分典型。城区覆盖面积约3.5平方公里,城内建筑结构类型齐全,钢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砖木结构……几乎涵盖了现代建筑类型。倒塌程度和倒塌方式多种多样,有整体坍塌,有开裂,有倾斜,更多则是部分倒塌。这为救援技术研究和救援训练提供了典型的真实场景。“在这里建设一个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具有国内外其他训练基地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在真实的废墟上训练,而是在这些真实废墟旁,建立人工模拟训练场,它参照真实废墟而建,可以包括地震废墟、特殊环境训练场、可控废墟训练场、虚拟方针训练室等等,提供救援队进入作业、训练。”
目前,四川省地震局已将该提议上交给刚刚成立的“汶川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建设协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川是否真能成为专业救援训练基地,还有待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
链接
美国有28支城市搜索与救援队,专职救援人员约2000人,建有多处救援训练基地。其中,迈阿密救援训练基地,占地面积约10公顷,设备完善,功能齐全。除设有模拟建筑物废墟、救援必备大型机械和教学设备、训练器材外,还拥有先进的用于物理搜寻如光学、声波振动等多传感方式的培训设备和教学训练设施。每天参与不同科目训练的人员约300人。(成都晚报记者: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