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24日电(记者季明)上海市长宁区日前刚刚完成一项针对区域内万名老人的需求调查,调查结果不仅将作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第一手材料,更将直接影响未来长宁区“幸福养老”实事项目的确定。
长宁区是上海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1%。
为了实现“使老年人在长宁享受幸福养老”的目标,长宁区从今年起提出建立“幸福养老”指标体系,万名老人需求调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长宁区以“幸福养老”指标体系内容和目标值为蓝本,共设计了个人基本信息、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医疗卫生保障需求、生活服务保障需求、社会参与保障需求、维权服务保障需求和综合服务保障需求等7大部分、73个问题,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调查问题中只有1题为主观性问题,其余全为客观选择题。带着这73个问题,长宁区民政局组织30多名干部深入社区一线,面对面与老年人交流,最终完成了1.3万个样本的调研,超过全区老年人口的10%。
从调查结果看,长宁区的老年人对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居家养老项目化服务、独居老人关爱服务等项目的需求强烈,调查中的选择率都超过80%。还有不少老人希望能够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满足老年人就近享受医疗服务的需求;强化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医疗救助体系,满足困难群体老年人救助需求;以及加大老年人信访、维权工作力度,开展各类维权宣传活动,满足老年人维权服务需求。
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局长叶苗说,通过此次万人调查,一方面为更加科学和严谨地设定“幸福养老”指标体系的内容和目标值,提供了更加扎实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还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按被调查老年人所在的街镇进行分类汇总,为各街镇根据区域内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发展各具特色的为老服务事业提供数据基础。今后政府“幸福养老”的实事项目,都要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来确定。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