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是西北师范大学颇有名气的社团——小草服务社的“掌门人”。过去,资金难题一直是他的心事。为搞活动,东奔西跑拉赞助,大到省移动公司,小到理发店,他都拜访过,吃了不少闭门羹,收效甚微。有时没办法还得自掏腰包。
现在,他再也不为钱的事发愁了。
大学生来了,社区火了 小草服务社的“转机”,得益于团兰州市安宁区委搭建的平台——各个社区团组织根据实际,依托团区委的青年网站和短信平台向各高校社团公开发布社区青年工作“项目包”,各个高校社团可以参与竞标。中标社团可获得团区委的经费支持。
安宁区是兰州的科教城,有14所大中专院校,辖区30多万人口,13万是大学生。过去,一墙之隔,地方和高校“各自为政”,双方团组织交往也不多。现在,局面改变了。
在团安宁区委书记王彦群的案头,有一份长长的中标社团名单:甘肃农业大学环境保护社团、兰州城市学院爱心帮教社团……一批大学生社团入驻社区,昔日沉寂的社区热闹起来。
甘肃政法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潘虎,来到距学校仅一条马路之隔的水挂庄社区,出任社区团支部副书记。他带领学校一个二级学院分团委,一个社团和水挂庄社区“结对子”,在社区内开展起义务普法、义务支教、帮老助残、禁毒宣传等活动。他甚至把学校“模拟法庭”搬进了社区。
2006年1月,团甘肃省委“区校联建”试点启动,在兰州市37个社区展开大学生挂职试点。潘虎便是在校团委大选兵活动中脱颖而出,来到对口帮扶社区的。“一个二级分团委+一个学生会主席+一个学生社团”对应“一个社区”的“3+1”长效工作机制,得到团甘肃省委领导的肯定,被命名为“潘虎模式”。
联建串起社区青年 大学毕业,李文慧做梦都没想到,社区竟成了她人生历练的“第一站”。2007年11月,李文慧成为一名社区专职团干部。和联建单位的大学生志愿者一道,建立流动团员接待站,成立“老人艺术团”,开展帮孤助残、救老助老等服务。
与李文慧任职社区同步,2007年10月,“区域联动”试点工作在兰州市20个社区全面铺开。每一个试点社区配备一名专职团干部。每一个社区与6个联建单位结对,社区内省直、市属党政机关团委、企事业单位团委、大中专院校团组织以及省市两级青年文明号集体被纳入社区团建格局。
“区域联动”试点“借船出海”,工作重点直指社区团组织建设、两新组织建团、流动团员管理服务几个核心难题。试点的初衷是扩大对社区团员青年的组织覆盖。
团兰州市委书记杨平调研发现,作为城市管理“最小细胞”的社区,“社区青年尚在团组织的视野之外,社区团建尚属空白点。”他说,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社区团建模式,已迫在眉睫。
试点伊始,身为天庆嘉园社区团支部书记的李子乾,便邀请6家联建单位到社区,就如何开展“共驻共建”商议对策。联建单位兰州大学团委承诺为社区建设网站;青年文明号单位兰州高新开发区国税局计划统计科,主动提出赠送图书、税法宣传手册,免费为社区订阅报纸。
李子乾笑言,社区正和联建单位处于“感情磨合期”。日前,社区青年文化节、税法宣传月、高校社团巡礼月“三位一体”的活动正在李子乾的“操盘”中变为现实。
“从区校联建到区域联动,不是更换频道、花样翻新,而是进一步延伸和深化,是实践大团建理念,加强社区团建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团甘肃省委书记王永前说。
做足“域”字文章天地宽 一项抽样调查的结果,让王彦群感到吃惊:“该区80%的本地青年外出务工,却又有80%的外地务工青年递补进来。”王彦群将此现象称之为青年流动的“二八现象”。
“如何实实在在为流动青年提供服务,进而凝聚青年?”团安宁区委开始探索。一番摸底之后,团区委广泛收集辖区内流动青年的联系方式,主动为流动青年提供“四免”服务,即将天气预报、用工求职信息、团组织的各类活动、《消费》期刊等信息送到青年手中。
此外,团安宁区委还在“区域联动”联建单位的协助下,组建起安宁青年网,区委将网站的主页覆盖到全区所有网吧。只要在网吧一打开网页,安宁青年网就会自动跃入眼帘。
同样琢磨着“如何凝聚社区青年”的李子乾,也有意外收获。
他计划成立一个篮球俱乐部,招募启事张贴出去了。但有没有人前来报名,李子乾心里没有底。这个社区是全封闭高档小区,住户多为高收入的大款大腕。不料,短短几天,41名社区居民自愿报名参加。李子乾意识到:“社区青年的需求,团组织是可以引导的。”他发现,自从有了社区篮球队,大家对社区活动变得热心了,社区篮球队的青年队员更是主动参与。
做足“域”字文章天地宽 。在兰州市城关区南稍门社区,针对辖区单位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的难题,社区和联建院校启动“4点半工程”,高校志愿者长期为小学生提供“义务家教”,实现了“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的局面。
兰州大学团委书记安俊堂,津津乐道于“区域联动”社区团建试点带来的双赢局面。“高校不仅是参与者,更是主体。”他说,“大学生锻炼才干需要社区这个大舞台。”
生动的实践,为社区团建“兰州模式”注入鲜活内容,“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社区青年创新体系,形成条块结合、有效覆盖、区域联动的整体合力,实现省市、校企、地企的大联合、大合作、大发展的工作格局,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方互动、合作共建"的工作局面。”杨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