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6月25日电(记者 杨跃萍)最近3年,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各类企业,在“金三角”缅甸北部、老挝北部罂粟产地投资种植的粮食、茶叶、甘蔗等作物新增面积达101.2万亩。
同时,据云南省公安厅介绍,卫星遥感测量结果显示,“金三角”地区今年罂粟种植面积约33.9万亩,比高峰年份的138万亩减少约104万亩。
据测算,罂粟种植面积的减少使“金三角”地区海洛因产量每年平均减少110吨。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缅甸佤邦办事处主任刘大耕说,在缅甸北部的掸邦和克钦邦,罂粟种植多年来一直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这一地区扩大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推动有利于改善当地经济结构、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毒品替代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中国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毗邻世界主要毒品生产地“金三角”,处于中国禁毒前沿。
上世纪90年代初,云南个别企业开始在老挝、缅甸罂粟产区种植经济作物,拉开了“金三角”毒品替代种植的序幕。
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明确提出中国政府“继续支持企业参与替代产业并提供各项优惠政策”。
2007年11月,中缅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两国在禁毒合作协议框架内开展罂粟替代种植的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中缅两国主要通过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加强在缅甸北部地区开展罂粟替代种植与发展的合作。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涉足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云南企业逐年增加,替代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据云南省商务厅介绍,2007年全省有102家企业投资4.11亿元,在缅北、老北新增罂粟替代作物种植面积65.3万亩。目前,还有四川、海南、广东、山西等地企业有意到境外实施罂粟替代产业项目。
为保障境外罂粟替代农产品的市场出路,中国每年均从缅北、老北进口大量罂粟替代农产品。2007年,逾41吨境外替代农产品返销中国市场。
昆明海关关税处官员钟惠说,截至2008年4月30日,昆明海关共减免返销中国市场的近30种境外罂粟替代农产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3.4亿多元。为方便企业,昆明海关将减免税审批权下放到了中缅、中老边境一线的11个口岸海关。
为进一步支持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中国财政部还批准自2007年10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对云南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目所需一定数量的化肥给予免征出口关税。
据云南省商务厅官员周大勇介绍,去年中国政府首次向在境外实施罂粟替代项目的企业发放扶持资金,共有82家企业得到2900多万元国家禁毒境外替代补助。
同时,云南省财政去年还投入1500万元,支持边境一线6个州市在缅甸北部开展替代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云南省力量生物制品公司近年投资3亿多元在缅北、老北种植甘蔗、木薯、橡胶等14万亩,并在缅甸色勒兴建了糖厂。董事长王俊平说,公司在境外实施罂粟替代发展项目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替代农产品有市场空间,坚定了企业做好罂粟替代项目的信心。
尽管目前“金三角”罂粟替代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朱振明仍认为,在“金三角”发展替代产业是一个长期的进程,“金三角”的毒品替代种植是否能持续发展、罂粟是否不再复种,都需要时间来验证,需要得到国际社会进一步支持。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