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6月25日电 (刘永华、朱映涛、李岱)“他有一双铁腿。”熟悉张军的同事都这样说。
作为成都军区联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部长,张军对道路情有独钟——他先后143次进藏,徒步走进“孤岛”墨脱,穿越藏北无人区,三上无名湖,行程3万公里。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张军即同成都军区先遣小分队第一时间赶赴都江堰。
“迅速通知各军代处及汽车部队,与地方相关部门协调,做好超大规模运输准备。”车行途中,来自职业的预感使张军意识到一场“大战”在即,紧急启动了应急交通预案。
——成都军区军交部门全体动员!
——铁路、航空、公路、交通、民政等部门和救灾部队一体联动!
灾区大地上,一个立体、宏大的军交运输网络,有条不紊地急速运行。
早在1年前,张军就带着同事,跑遍了西南战区每一个团以上部队,修订完善了应急条件下部队大规模公路、铁路、航空输送方案。
这一整套方案,在大灾难袭来之际,成了这场大规模非战争军事交通行动的标准预案。
一条条命令从张军的手中发出:4小时内,昆明发出首趟运兵专列;48小时内,一个完整的建制师输送完毕;156小时内,95列军列满载救灾部队输送到位……军列运行速度达到平时2倍以上,创下西南军事交通历史最快纪录。
滚滚铁流,在灾区大地上织就了一张“生命之网”!
灾区形势依然危急。5月15日,张军临危受命,飞赴映秀,现场指挥道路抢修。
强烈的地震,加上不断的余震和连续降雨,通往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的所有道路中断,映秀成了一座“孤岛”——灾区几千群众衣食无着,300多名重伤员急需转运,源源不断走进来的救援部队需要后勤补给。缺粮、缺水、缺药品、缺帐篷……
危急时刻,张军毅然立下“军令状”:2天内,全面打通都江堰至映秀水陆交通“生命线”!
当天上午,某集团军工兵团800多名官兵奉命携带大型施工机械到达都江堰紫坪铺水库。不到2小时,能运载上百人的漕渡门桥在张军规划好的地点组装完毕。水路畅通无阻!
当天中午,某集团军1000多名官兵齐聚岷江,合力抢修最后5公里陆路,张军徒步赶到现场调度。
这最后的5公里陆路,塌方路段居然有17处近900米长,路面上布满了高低不平的土丘。一边是随时可能滑坡的山体,一边则是湍急的岷江。
张军在这5公里的路途上反复奔走:这边,用推土机铲开土丘;那边,多上几个人,手搬肩抬运走碎石;前方路况复杂,爆破分队上,炸掉横在路中的巨石……
官兵们昼夜连续施工47个小时后,17日下午,随着百花大桥附近最后一块巨石被推进了岷江,道路打通!
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的张军,泪水夺眶而出。
“现在有7个伤员情况危急,可14种抢救必需的药品已经全部用完了。”5月16日晚8时30分,第三军医大学映秀医疗队负责人匆匆赶到指挥部。
道路虽已经抢通,但余震频繁,飞石不断。暗夜行车,异常危险。
“这个任务交给我!”张军当机立断,命令成都军区军交运输部选派2名老驾驶员,火速领取药品前送。自己则带人徒步赶到阿坝铝厂接应。
17日1时40分,8箱救命药送到漩口阿坝铝厂。张军和一起守候在码头的“突击队”队员们,立刻背负药品徒步赶往映秀。
次日晨,当张军处理完路途中的一处突发险情返回映秀指挥部时,欣慰地得知,7名重伤员已全部脱离危险。
截至目前,张军所属的军交运输部协调开行军列107列,出动车辆7万多台次,航空运输146架次,有效保障了救灾人员和物资的输送。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