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六月二十六日电 (徐金波 欧新梅)白天到托老所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路。这种流行于港、台、新加坡等地流行的养老模式,近期出现在江城武汉,并受到老龄人群的普遍欢迎。
今日早上,家住武汉市武昌区八铺街的七十八岁王国栋老人,用轮椅推着多年腿脚不便的老伴,来到白沙洲街康馨日间托老所,两位老人就此开始度过愉快的一天:爹爹可与其他老人一起打麻将,婆婆则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京剧节目,没事还可跟其他婆婆聊聊天。
王国栋老人告诉记者,“子女们在外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我们。平日两位老人在家,我既要提心吊胆地照顾婆婆,又要忙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实在麻烦不堪。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子女们把我们送到了这家托老所。如今在托老所烦心的家务事统统不用管了,一日两餐、洗澡穿衣等事务都由托老所负责,生活跟家里一样方便。晚上回家与子女们团聚其乐融融。”
记者注意到,这家今年开业的武昌区第一家日间托老所环境舒适,休息室、阅览室、谈心室、棋牌室、健身区、洗衣房等一应俱全,收费比较低廉:老人在此度过一天,只需交纳十元人民币的伙食费,娱乐项目都是免费。如果老人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还可花费五百五十元在此享受单人间,以及一些特殊的护理。目前,该托老所吸引了近百位老人前来颐养天年。
刚刚开业的武昌徐家棚街温馨家园托老所内,十多位老人正全神贯注地聆听心理咨询师讲解如何排泄老人们因家庭生活琐事所带来的“苦闷”,另外一些老人则忙着利用交友平台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相互切磋琴棋书画艺术。独树一帜的服务,让这家托老所声名远播,武汉三镇的老人竞相入驻。
曾荣获中国养老机构优秀院长的负责人周秀红女士告诉记者,经过不断地探索,她们发现老年人不仅日间正常的托老服务需求,而且还需要心理咨询、法律咨询、交友等服务。
来自武汉市民政局的消息称,目前该市老年人口达一百一十多万,约占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进入养老机构的不足三万人,近百分之九十八的老人仍然选择了“居家养老”这种传统模式。但随着中国独生子女一代开始成家立业,“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日益凸显,也就是说一对夫妇要挑起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小孩的压力,而且年轻人自身承受的事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照顾老人的精力十分有限。
为此,武汉民政部门引进境外比较成熟的养老模式,结合中国人养老习惯,在武昌区、江汉区等中心城区展开日间托老服务试点,进而推广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力争在相应社区开展托老所,以满足越来越强烈的社会养老需求。
据悉,正在武汉开展的日间托老养老模式引起了中国政府部门的关注。今年三月初,国家老龄委副主任阎青春专程赶赴武汉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有意在全国推广。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