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奥运会的10万志愿者大军中,来自海外的292名媒体运行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6月22日晚,首批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24名海外志愿者抵达北京,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周的中国文化培训课程。
据介绍,首批志愿者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二三岁,几乎都是首次来到北京。
他们在吃住上并没有什么特殊安排,而是和中国的大学生一起同吃同住。首批志愿者入住清华大学的留学生宿舍楼,学校为其配发了食堂饭卡,他们将和清华大学的学生一样去食堂自行打饭。另据媒体报道,这些志愿者此次中国之行,从旅费到吃住行的开销全部由本人承担,每人至少需要3000美元。
海外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媒体运行服务。奥运会时,他们需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直接对话,并采写语录和新闻发布会摘要。因此,为了向全球媒体提供最高水准的新闻服务,奥组委招募母语为英语的志愿者担当此重任。
据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负责人介绍,从2006年初开始,北京奥组委同海外10所高校逐一接洽,从今年2月18日到3月9日,媒体运行部陆续派出7个面试小组分赴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海外签约大学,面试选拔出了292名媒体运行志愿者。从7月9日开始,全部292名海外志愿者将陆续走进奥运场馆进行实战演练。(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