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国家体育场——“鸟巢”全面竣工。图为鸟巢外景。记者 陈斌摄
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需要一座雄伟而先 进的标志性主体育场!
一个向世界敞开怀抱的文明古国与她的首都,呼唤一个经典而现代的历史性建筑!
6月28日,中国国家体育场,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举行落成典礼,宣告全面竣工。“鸟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全部37个竞赛场馆的代表,它在设计、施工和使用中所体现的全新理念,也是所有北京奥运场馆的共同追求。
“鸟巢”,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奥运的梦想,一个关于建筑的梦想,也见证着一个伟大民族面向未来的梦想,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鸟巢”展现中国胸怀 ——全球征集设计方案,“集社会之智”攻建设难关,“鸟巢”在面向世界的开放中成为建筑精品
拥有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经典建筑的古都北京,让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师都满怀深深的敬意。当历史的册页翻到崭新的21世纪时,全世界建筑界的眼光,再一次被吸引到这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伟大城市。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身的参与者。他们以自己的智慧,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绘制蓝图,为日益开放和现代的中国与北京注入新的活力与色彩……
“欢迎国内外的专家参与到"新北京、新奥运"的规划设计中,把当今最优秀的规划设计思想嫁接到北京。”2002年10月,北京向全世界建筑设计界发出了盛情而诚挚的邀请,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矫健的开放步伐引来世界的目光。包括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茨克奖得主在内的众多全球顶尖设计团队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与了概念设计竞赛,他们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瑞士、墨西哥、中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
最终参与竞赛的13家设计方案中,境内方案2个,境外方案8个,中外合作方案3个。经过中外权威专家的严格评审、反复比较、认真筛选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选,最终“鸟巢”方案被确定为重点推荐实施方案。在社会公众的投票中,“鸟巢”方案同样名列第一。
结果有点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鸟巢”设计方案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联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及ARUP工程顾问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设计,属于最典型的“中外合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国家体育场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说:“中外设计师不断地碰撞、交锋、合作,最后形成的"鸟巢"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具当代性和独特性的。”
面向世界,用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构筑建筑精品,不仅体现在“鸟巢”的设计上,施工也同样是如此。在“鸟巢”近5年的建设历程中,有许许多多北京人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国际友人为实现心中共同的奥运梦想在这个举世闻名的建筑工地上辛勤工作。据统计,“鸟巢”前前后后参与的建设者就达两万多人,最多的时候工地上同时有7000多人。
“鸟巢”建设中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在全世界都无先例可循。为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刘树屯、周文瑛、鲍广鉴……我国9位在钢结构设计计算、安装、焊接等领域有高深造诣的专家,被聘请为专家顾问,为“鸟巢”施工出谋划策。“鸟巢”使用的塑胶跑道是国际奥委会指定产品,从国外进口。在跑道铺设现场,记者看到,几位外国技术专家一点一点精心铺设,铺设工作基本靠手工完成,抹胶、接缝等工序更是纯手工进行。
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和高超的技术锻造出了真正的世界级水平。今年4月18日,举世瞩目的“鸟巢”在全世界面前第一次精彩亮相。当天上午9时,2008年国际田径竞走挑战赛男子20公里竞走赛在“鸟巢”鸣枪开始。1小时20分11秒后,在观众热情的欢呼声与掌声中,24岁的澳大利亚选手贾里德·塔伦特成为这座崭新的体育场里诞生的首位冠军。“太棒了,这真是个漂亮的体育场,能在这里比赛,我很开心!几个月后我会回来的!”塔伦特对“鸟巢”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鸟巢”见证科学发展 ——“绿色、科技、人文”理念,贯穿“鸟巢”设计、施工、运行每个环节
水的循环利用是“鸟巢”建设中的一个得意之作。“鸟巢”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雨洪利用,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比赛场馆草坪灌溉、空调水冷却、冲厕、绿化、消防等,年均节水近6万吨。
“"绿色奥运"贯穿了"鸟巢"设计、施工、运行等每个环节。”“鸟巢”施工前沿阵地最高总指挥官、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经理谭晓春掰着手指,给记者历数“鸟巢”的“绿色”:检票厅顶部使用太阳能作为系统的清洁能源;使用地源热泵,用于补偿体育场空调系统;设计使用膜结构确保了体育场内部的亮度,节约了能源……
亲历过“鸟巢”设计施工过程的人都知道,这个外观用钢管编织的大跨度建筑,从混凝土结构到钢结构再到膜结构,施工中的每一步,无不是一个又一个世界级建筑难题。没有先例,没有经验,没有软件……所有的这一切难题,只有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来解决。
第一道难题就是建设钢材。重达4万多吨的“鸟巢”钢结构,主要由24个桁架柱支撑,在受力最大的六个桁架柱的受力最大部位,使用一种叫做Q460的高强钢材是最佳选择。但当时,国内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种钢材,国外同类产品在一些性能指标上也不完全符合要求,且因运输原因等根本无法保证工期。华山一条道,唯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自己研制生产。为此,“鸟巢”建设者赶赴我国重要的高强钢生产基地——河南舞阳钢铁厂,经过厂家反复测试,多次锻造,满足“鸟巢”要求的高强钢Q460板材终于出炉了。Q460钢材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包括“鸟巢”在内的所有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钢材全部实现国产化,被誉为“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的里程碑”。
Q460钢材研制只是其中一例。在“鸟巢”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承担了国家及北京市科研课题近20项。目前全部课题完成了研究与应用工作。其中,“巨型马鞍形空间钢结构支撑卸载技术”、“矩形钢管永久模板混凝土斜扭柱施工技术”等8个课题已通过专家鉴定,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们还制定了10项标准,申报获得专利6项,获国家级工法4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
在“鸟巢”设计与建设中,特别注意强化人性化设计,尽最大可能让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广大观众感受到方便与舒适。
“鸟巢”坐席达9.1万个。9万多人坐在一起观赛,现场声音之嘈杂可想而知。现在“鸟巢”屋顶双层膜结构的下层膜采用吸声膜材,配合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使“鸟巢”内部的语音清晰度完全能保证坐在每个角落的观众在正常情况下都能清晰收听到场内广播。
站在鸟巢内,环望四周,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形,观众环绕而坐,心手相连,共同环绕着中间赛场上的运动员,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不仅让观众有最佳的视野,也能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鸟巢”探索持续经营 ——从规划布局、功能设计和投资运营体制等三方面入手,促使奥运“鸟巢”孵出产业“金蛋”
作为社会公益项目,体育场馆建设过去一般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营,出现亏损则由财政补贴。这导致许多体育设施在建成后往往成为“包袱”。北京“换脑筋”从规划布局、功能设计和投资运营体制等三方面入手,力争将“包袱”变为宝贵遗产,促使奥运“鸟巢”孵出产业“金蛋”。
毫无疑问,“鸟巢”是2008年奥运会竖立的一座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虽说设计、搭建“鸟巢”不易,而要让这个“鸟巢”在未来的日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更不轻松。据介绍,在“鸟巢”设计之初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全过程都贯穿着赛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奥运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鸟巢”9.1万个坐席中,有1.1万个是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坐席。
在此基础上,设计者将“鸟巢”的功能与周边地区日后定位乃至整个城市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是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同时,在“鸟巢”的设计建设中,设计者还在场地和空间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尽可能改变场馆的单一性,提高场馆利用效率。除能够承担开、闭幕式和体育比赛外,“鸟巢”还将能满足健身、商务、餐馆、展览、演出等多种需求,为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鸟巢”更大的“换脑筋”在于其项目建设和运营运作模式的变化。作为中国第一个以PPP模式建设的项目,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联合体共同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鸟巢”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股东组成是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占股权比例为58%,中信集团联合体占42%,其中外资占25%。根据特许权协议,中信集团联合体拥有30年的运营权。
具体承担国家体育场运营和管理工作的是北京中信联合体体育场运营有限公司,据公司总经理李建一介绍,他们获得“鸟巢”30年特许运营权后,对赛后市场运营进行了规划,确定以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开发无形资产、出租配套商业地产为三大主要经营模块。
比赛和演出方面,他们目前已与一家知名的演出公司签订了赛后首场演出的意向书,预计将在今年10月举办。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已将这里定为主场,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球队可能会立即移师这里打完余下的中超联赛。
在无形资产的经营上,冠名权的销售是重中之重。他们将组织国内外意向企业通过市场竞标方式参与冠名权竞争。“鸟巢”将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立即启动出售冠名权的工作。冠名将分作不同的层次,既有总冠名,又有包括运动员主入口、看台等设施的分冠名。
在北京城传统中轴线上,有着古老的紫禁城,那里浓缩着中国历史的精华;北端,由一根根巨大钢材编织而成的“鸟巢”,则代表着中国面向未来的希望。站在这历史和未来的交叉点上,让人深深悟出:是中国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使全世界选择将人类共同期待的奥运盛会交给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举办;而这个盛会又将使中国更加自信而坚定地走向世界。(记者王建新)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