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会见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 |
湖西建设前 |
湖西建设后 |
相关新闻:解放思想 哪些人哪些事不能忘记
作为唯一以借鉴外国经济与公共行政管理经验为特色的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记下了独特一笔---
中新合作天堂造园
2008年5月9日,下午。潘云官、吴金水、潘建钢分别离开了他们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家,赶赴同一个目的地--独墅湖。
这一天的晚上,一场大型歌会在"人间天堂"苏州美丽的独墅湖边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
潘云官、吴金水、潘建钢,他们和参加歌会的数万人共享着一个身份--苏州工业园区人。而在3人各自的人生轨迹中,至少有两个交集:亲历改革开放30年,和见证工业园区14年来的飞速发展。
李光耀拍板选址苏州
1993年,潘云官已经在江苏省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工作了整整7年,43岁的他如同大部分公务员一样,"已经能想象到自己退休时的景象"。然而就在这一年底,他接到了一个"改变今后人生"的任务:起草中新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项目建议书。
潘云官对于这一事件经过的了解和认知,随着项目建议书的逐渐成形而越发完整和深入,并从此根植于记忆深处。15年后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讲述流畅、严谨而不失深情。
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最早要追溯到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巡讲话。正是源于老人家对新加坡经验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在南巡之后,中国到新加坡学习的团组很多,当时新加坡的政府机构很小,去的人多了就没有办法接待。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在中国找一块地方建一个类似于新加坡裕廊镇那样的工业区,在那里体现新加坡的经验。
1992年11月,当时的苏州市市长章新胜出访新加坡,在这次访问中,章新胜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外交特长,双方合作的事情有了一点眉目,双方签了一个非正式的合作意向书。1993年7月份,李光耀亲自率团到中国考察,回国后拍板决定将与中国合作建园的地址选在苏州。
此后,李光耀多次征询中共中央高层领导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即双方通过友好合作,在苏州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配套的高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李光耀的想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赏和支持。中新双方高层谈好之后,就要求江苏省将项目报中央审批。
1993年11月,潘云官等人夜以继日地写出了关于中新合作建园的可行性建议书。次年1月21日,潘云官等人跟随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北京参加了国务院三位副总理、一位国务委员和22位部长对该项目的会审。"会审很顺利,除了一些细节,几乎是一下子就通过了。"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下达。2月26日,中新两国在北京签署政府协议和商务总协议,合作正式展开。
就在潘云官加班加点写项目建议书时,20岁的潘建钢,是总政某部的普通机要员,即将复员的他正为将来感到迷茫;吴金水刚满45岁,已经在苏州吴县浦田村做了3年支书,他每天想的事情除了自己的农活,就是指导村里农业生产,搞好村民服务。尽管已从报纸上获悉中新将在苏州合作建工业园,但对两人来说,也仅仅是因为家乡的新闻而多看两眼而已。
1994年初,潘建钢刚刚复员便赶上了苏州工业园区招一名机要员,他凭借一手每分钟300字的速录绝活成为园区对外招聘的第一人。而很快,吴金水也听闻了自己治下的浦田村已被纳入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版图,改制转型在即。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苏州工业园区其实就是一片农田村舍,潘云官起草建议书是在烧着蜂窝煤的苏州市政府老干部活动室;潘建钢工作的园区办公室则位于金鸡湖畔的一座老旧小楼,周围尽是荒芜;吴金水则仍时常挑着自家田里产出的蔬菜瓜果,走过泥泞的乡间小道,到城区叫卖。
联合报道:扬子晚报、新安晚报、辽沈晚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北京晚报、钱江晚报、新闻晚报、山西晚报、大河报、楚天都市报、今晚报、齐鲁晚报、新文化报
扬子晚报独家供稿搜狐网,严禁转载。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