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人们期待巨幅震荡中出现的2695点演化为反弹低点时,上周末的一轮急挫,犹如当头一棒,再次使人们陷入迷茫。周一创新低并不意外,新低后的表现显然是小心谨慎的。的确,任何一次成功探底都是信心受挫的过程,但是当几乎所有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转机才会悄然而至。
目前看,指数型的机会并不明显,倒是抛开指数看个股的时代似乎又再度来临。
大盘筑底之路仍然漫长 笔者曾指出,从估值泡沫化解的角度看,2700-2900点区间具有很强的支撑,这主要还是基于历史观察的。从目前情况较为乐观地看,只要指数不继续下台阶,基于市场成本的支持,中短期大盘还是有较大机会出现“V”型上攻的,但快速上升至3200点以上平台的时候,会遇到巨大阻力。如果悲观一些的话,指数将下探至2200-2400点区间甚至1800点,那么,大盘中期趋势将会呈现“U”格局,弱势横盘的时间就会明显拉长。
从历史上类似的大调整幅度来推测此次调整极限的可能性,显然,目前调整幅度已进入极端状态下的大幅调整范围,但时间似乎不够。根据趋势指标MACD买卖信号统计,在月周期上,从发出卖出信号至重新发出买入信号的平均间隔周期为15个左右,信号明确的7次波动中,其中有三次超过16个月。目前调整时间正好是第8个月,时间上似乎还需要延长。但值得提醒的是,8个月是一个敏感周期,接着而来的7月出现反弹的机会较大。
从机构行为上看,也可以猜测筑底时间将较为漫长。年初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包括研究机构)缺乏足够思想准备应对调整,整体上还是保持谨慎乐观的,特别是拥有3万多亿流通市值的机构投资者——基金,一季度依然大面积持有银行为核心的大型蓝筹股。但是经济增速放缓、CPI上升、原油上涨、信贷收紧等因素的变化让所有投资者始料不及,直至4000点附近才转向明确做空。由于较低位置做空,因此在指数向下空间无法进一步打开的时候,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底部区域潜伏相当一段时间。
中低市值活跃群体值得关注 从目前情况看,权重指标股由于受宏观因素直接制约,迅速大面积突破的几率很小,因此目前明显趋于冷落状态。而相对于权重指标股,中低市值活跃群体倒在持续增加,不少品种出现了低位3天涨停,成交量也开始明显放大。笔者认为,在指数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转入趋势性上涨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近期持续活跃的群体,做好在低市值群体中寻找机会的心理调整。
行业景气板块上,最为突出的是农业板块。全球性农产品库存处于过去几十年来的低位,这是支持全球农产品持续上涨的根本动力。继植物油之后,大米价格的大幅上升理应是农业景气进入加速期的重要信号。目前,拥有农业用地资源或其他产品垄断优势的上市公司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对象,如近期持续活跃的新农开发、新中基等,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上述思路,即使是种子业、农用化肥等也不例外,如隆平高科、中信国安(钾肥)等。
概念性主题投资,无疑是以旅游服务业为中心的奥运概念。旅游服务业本身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前段时间受一系列自然灾害影响,股价出现明显调整,但根据历史数据证明,这些偶然因素对旅游业的打击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回补。至于传媒业,明显受益于奥运会举办,广告业务的快速上升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除旅游服务业外,还有一个属于服务业的群体——信息技术产业(软件服务)也值得关注,国家“工业与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以及电信业的整合,理应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契机,如用友软件、中兴通讯、青岛软控等。
此外,受创业板冲击后的中小板块正重现生机。随着调整的不断加大,特别是近期新上市品种的定位持续下移,中小板的吸引力再度上升。在寻找个性化投资机会的市场环境下,定位趋于合理的中小板无疑是重点领域,如化工中间体优势企业联化科技,连锁双业态的商业股步步高等。
整体上看,中短期我们理应对市场发展偏向于谨慎乐观,虽然指数型机会并不明显,但是大量成长性中低市值品种的机会已悄悄形成。有理由相信,7月将是一个可以让大家情绪缓和的月份。(张德良)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