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屋成了废墟 |
我省灾区过渡安置房已交付使用7710套 灾区高考将全在活动板房内进行
今后,公房民宅禁用预制楼板
本报讯(首席记者梁峡林)“我省从5月28日正式启动建设灾区过渡安置房,截至6月30日,已建成交付使用7710套,其中,教室占6501套,用做高考的活动板房已全部建成,灾区高考将全部在板房内进行。”这是省建设厅厅长李慧在7月1日下午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通报的最新信息。
李慧说,此次汶川大地震造成我省9个市州210个乡镇的居民房屋倒塌严重,为此,国家将援建我省活动板房6.3万套,其中,我省自建1.5万套。
为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提高建房质量,省建设厅还于6月23日完成了我省灾后重建农宅设计方案。多家设计院所专家精心编制的《甘肃省村镇抗震农宅设计图集》共有20套方案。这些方案既充分考虑了农宅的实用性、通用性,又较好地体现了陇南、甘南等地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可以在震后重建施工时直接采用。同时还完成了33个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4个重灾县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也将于近日完成。
将给灾区城镇居民发重建房补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继实施给地震灾区农民住房重建每户给予2万元的补助政策后,近日又在酝酿给灾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也给予补助。
经有关部门统计,此次地震造成我省9个市州的城镇居民经济损失总计达到36.8亿元,其中倒塌房屋70万平方米,严重损坏房屋92万平方米。省建设厅已提出了地震灾区城镇居民受灾住房重建补助实施意见,待报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审议后即可实施。
公共建筑不得使用预制楼板
李慧表示,鉴于此次地震的破坏情况,今后我省房屋建设中要遵循几个硬标准,其中,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指挥及保障等建筑中不得使用预制楼板。今后房屋建设中还应把握的标准有:医院和学校建筑应该为受灾时的应急场所,所以应适当提高医院、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等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乙类);两层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及大开间或外廊式建筑最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建筑应严格限制大于4.2米开间的房间;砌体建筑的砌筑质量标准应进一步提高。
《兰州晨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