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7月1日电(记者德吉、边巴次仁)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农民次仁旺堆前不久专门来到拉萨,为家里添置了一台洗衣机和电饭煲。“现在物质条件好了,生活也越来越讲究了。”他说。
次仁旺堆每天一早起来会一边吃糌粑、喝酥油茶,一边收听藏语广播,中午和晚上,他喜欢吃米饭和炒菜,他说他喜欢吃川菜,妻子现在也学会炒几样川菜了。
晚上他和妻子、孩子会准时收看藏语台的电视剧。
近年来,西藏农牧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提高消费水平提供了保障,农牧民的消费结构也由以往的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农牧民生活质量日趋提高。
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快速下降,比2002年下降了10.6个百分点,标志着农牧民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从食品构成看,粮食等主食消费量减少,肉禽蛋奶等副食消费量逐年增加。
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了12.9%,2007年,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788元,比上年增长了14.5%,比2002年增加了1267元,同时,2007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约7个百分点。
豪华宽敞的藏式二层小楼,宽屏超薄液晶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院子里还停着一辆家用小汽车。这是记者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羊达乡通嘎村村民扎西家里看到的。
“除了种地,我现在还跑运输,到矿地上拉石头,去年一年的收入超过了4万元。”扎西说。
随着农牧民收入的增长,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西藏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目前,西藏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共拥有18支县级民间艺术团,500多个群众业余演出队,他们在农牧区演出达3000余场次。
一年一度的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山南雅砻文化节、那曲恰青赛马节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内容,提升了活动水平,成为地区性品牌节目。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活跃。
同时,建立县、乡文化活动中心、活动站,“村村通”、电影“2131”等工程的实施,使西藏农牧区文化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