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重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记者从昨日举行的省政府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企业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座谈会上获悉,目前,全省已组织了800多位专家深入灾区,进行地理条件分析、恢复重建选址等基础性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1+9”重建规划,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城乡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这一揽子重建规划预计将在本月10日前完成,全省灾后重建的总投资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目前我省已确定灾后重建将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原则1以人为本 民生优先 关注点:学校医院将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即优先恢复重建关系民生的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解决与灾区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
首先是全省要加紧修复和重建损坏房屋,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原则选新址,建新房,拟规划重建350万套农村居民住房、100万套城镇居民住房。恢复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恢复市县乡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市县乡村四级文体设施的恢复重建。恢复和增强县乡两级社会福利、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功能。
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将把最牢固、最安全、最放心作为重建的原则,要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全省按受灾在校学生141万人测算,将规划重建校舍面积1797.9平方米。规划重建基层卫生机构1.1万余个,重建面积700多万平方米。
原则2 尊重自然 尊重科学 关注点:优先恢复旅游业扶持节能环保建材业 坚持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即在认真评估地址地理条件、地震断裂带状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科学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确定人口布局、城镇布局、产业布局,注重产业优化升级、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修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省将优先恢复旅游业,加快恢复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能力,扶持为恢复重建直接服务,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建材产业。在生态脆弱区要坚决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业,大力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优势特色产业。
原则3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关注点:修复生态系统实行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即把抗震救灾与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灾后重建与结构调整、重振经济结合起来。统筹恢复重建与发展提高,统筹生活生产条件重建与就业机会重建,统筹农村重建与城镇重建,统筹生活家园重建与精神家园重建。
加强防震减灾和生态修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逐步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原则4创新机制 协作共建 关注点:拟规划恢复重建15条国省级干线公路 坚持创新机制,协作共建,即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重建机制,把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多方支持、对口支援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外界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持,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灾后重建。
全省将积极恢复灾区工农业生产,尽快修复交通、能源、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拟规划恢复重建15条国省干线公路4290公里,其他重要经济干线715公里,农村公路2.2万公里;恢复重建通信干线网工程,重建业务用房42万平方米,移动通信、大小灵通基站5000余座,通信线路51000皮长公里;恢复重建城乡城乡电网、受损水火电设施、受损煤矿,修复加固成品油输油管道和天然气场井设施及输气管道。(尹婷婷)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