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礼泉县白村不靠城,不靠山,不靠水,不靠国道省道:村民“吃的担担水,住的茅草房,用的顿顿电,走的泥疙瘩”;水利设施极其简陋,“先浇路,后浇壕,把地浇成个花狸猫”;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人心涣散,赌博成风,打架斗殴经常发生。
很难想象,如此贫穷落后的西部村落,30年后竟然脱胎换骨,成为全国省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培育优质果园2000多亩,建起2000吨气调冷库,果品年产值1180万元;在果园里发展“果、畜、沼”生态养殖;创办良种猪繁育场、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其他产业作补充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村总产值20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5900多元。
30年日月新天。西部农业,正逐步改变单家独户的小生产经营方式,走上一条合作化、产业化、规模化农业发展之路。
30年,西部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西部农业生产水平获得了显著提高。2007年,四川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449万吨,比1978年增产1068万吨,增幅44.9%。陕西省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5210万亩,总产量1194万吨,比1978年增产394万吨,增幅49.3%。
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同时,西部地区多种经济作物和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陕西果业发展强劲,2007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达1327.4万亩,是1978的9倍,总产达940.2万吨,是1978年的28倍。其中,苹果业实现了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质量全国第一。畜牧业快速推进,蔬菜、茶叶、蚕桑、中药材、花卉等区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茶叶,种植面积由1978年的0.24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03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44万吨。
西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主要源于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发展理念、经营方式不断转变,农业科技含量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等。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要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应当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003年以来,四川成都市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业主,组织带动农民,采取自愿联合、入股等方式,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2006年2月,成都市邛崃县固驿镇仁寿村被确定为成都市优质粮食集约化经营综合改革试点区。仁寿村与文君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邛崃固驿国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仁寿村占股30%),以800斤黄谷/亩的价格对4602亩耕地进行集中流转,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优质粮食。与此配套,推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养老保险,为农民“离土”免除后顾之忧,并引导农民到城市和集镇集中居住,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在两年的规模化经营中,试点区大量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提升粮食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2007年,试点区水稻亩产从418.6公斤增加到491.6公斤,增产17.4%。2007年,国田公司总收益达69265元,仁寿村也获得集体收入20780元,由空壳村变成有一定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得到真正体现。
科技引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2003年~2007年,陕西省农业基础建设投资累计达10亿元,主要实施了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沼气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项目。农村信息化加快发展,全省已建成15个省级专业网站、2950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58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
四川积极实施沃土工程、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项目,不断改善耕地质量。2001年以来,四川省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24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的比例由82%下降到64.2%。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强化。2003年以来,成都市已发展农业设施栽培9.8万亩。
走进成都市温江区友庆花卉产业聚集区,花卉大道宽阔平坦,两侧密布的花卉企业不时吸引人们的眼球。为推动花卉种植业转型,近年来温江区规划了友庆现代花卉产业设施园区,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主要以高档盆花、观赏植物、新优地被植物、植物雕塑等为主。目前园区已入驻项目30多个,协议总投资额超过12亿元。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完善的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四川农业粮、经生产结构由1978年的84∶16调整为2007年的69∶31,并逐渐由粮、经二元种植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2003年以来,成都着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位于成都市南郊的双流县,其快捷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及多种特色优势产业,为当地农业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交通和产业优势。目前,双流已经设立了成都航空物流园区,县、镇、村三级物流市场初步建立,农产品出口创汇型物流业也同步发展,2007年创汇7000余万美元。
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还必须注重开发现代农业的多重功能。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的“五朵金花”,将传统的第一产业与绘画、摄影、雕塑、音乐创作等创意艺术有效结合,打造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5个以观光旅游为主题的农村旅游区,引来游客如织,充分释放了现代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5年来,“五朵金花”累计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当地旅游收入超2亿元。(半月谈记者侯大伟陈钢)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