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长春7月3日消息(记者毛更伟)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原则同意《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5年后,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将达到600亿斤,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吉林省作为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过去的20年里,吉林省粮食总产连续跨过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三道关口。吉林省以全国1/25的耕地,提供了全国1/10的商品粮。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闻国志介绍说今天开始正式实施的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将依托吉林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特点分别实施各具特色的增产计划:“在中部地区,利用现有较好的粮食生产基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50亿斤粮食;在西部地区,通过引水工程建设,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综合治理沙化、碱化土地,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增产50亿斤粮食;东部在现有水平基础上,通过积极研发推广早熟、抗低温冷害作物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力争增产5—10亿斤粮食。”
为了在5年时间内迅速达到增产百亿斤粮食的目标,吉林省将动用大规模兴建水利灌溉枢纽工程、全面推广高科技育种、种植、养护农田的生物工程、西部盐碱地、沙漠化土地的改造工程等多种手段。目前,投资上百亿元的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开建,引松花江水入长春、四平、辽源等产粮集中地区的工程也已经正式实施。从去年开始的吉林西部土地整理开发工程,将成为这次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的重要支撑点,该工程通过引嫩江水进入吉林西部干旱、盐碱化严重的白城、松原等地,将52万亩从前荒芜、贫瘠的土地改造成优质水田。整个工程将新增耕地255万亩。另外,通过新建大安灌区,改造饮马河、洮儿河等11个大型灌区将再增加水田185万亩。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邹世夫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对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对我省实现耕地总量的占补平衡和占一补一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新增耕地主要是建设为水田和水浇地,增产粮食可达30亿斤左右,对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具有重大意义。”
高科技手段也将成为这次吉林粮食增产重要支撑点,吉林省将建成玉米、水稻、大豆三个生产技术研发中心、8个实验站,将有累计2亿亩耕地实现高科技示范。届时将实现肥料使用减少8%,粮食平均单产提高8%。良种培育基地将在5年时间内提供150个水稻、玉米、大豆新品种,使品种更新率达到85%以上。“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国家级人工增雨东北示范区也将利用人工增雨系统每年增加地面降水20亿立方米,有效解决部分地区干旱问题。
在吉林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中,水稻生产能力将增加40亿斤,玉米生产能力将增加60亿斤。吉林新增百亿斤商品粮工程首次把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有机结合,不仅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在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