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7月3日电题:共产党员之歌,在巴山蜀水间回响--记牺牲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党员志愿者戎金亮
记者刘翔霄
他走了,来不及给亲人和队友多留下一句话,把自己44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巴蜀大地;他走了,为灾区同胞留下了一排排漂亮的板房;他走了,在四川的17个日日夜夜里,他用自己的言行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之歌。
6月25日凌晨,山西忻州市援川建房突击队队员戎金亮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四川都江堰市崇义镇桂桥村的岗位上。在他身后,是和队友们夜以继日建起的800余套过渡安置房。
千里驰援 戎金亮出生在山西忻州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从造纸厂下岗后,借钱买了一辆农用车,利用农闲跑运输,一家六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
村民们告诉记者,戎金亮为人忠厚老实、乐于助人,他的车相当于全村的半个“公车”:村里整治环境卫生,免费运送垃圾的队列里总有他的身影;孤寡老人段二种着两亩多谷子,他帮着收割拉回老人家中;邻居王建平收玉米,他放下自己家中的活儿,摸黑帮着拉运……
“金亮是个好人,和我们共事总是大家伙占便宜,他自己早就先把亏吃了。”邻居王建平说。
戎金亮的妻子徐美英告诉记者,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戎金亮寝食难安。他捐出身上仅有的100元钱,又交纳了50元特殊党费,四处打听着想要去灾区做一名抗震救灾的志愿者。
6月6日,戎金亮得知自己所在的忻州市要帮助灾区承建过渡安置房的消息后,立即报名赴川建房。
6月8日端午节这天,戎金亮和其他11名队友一起,踏上了自己深为挂念的四川地震灾区。
殒身巴蜀 高温、潮湿,蚊虫叮咬几乎从不间断--这些都让来自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志愿者们很是吃不消。但是为了让灾区同胞尽早住上舒适的板房,援建队队员们顾不得苦累,白天晚上地加班连轴转。
板房安装的技术难度不是很大,但最需要认真仔细。戎金亮总是挑最苦最累的活干,有时还要把一把本不该他负责的“关”。一次他在房顶拧螺栓时,发现一根地槽钢比规定标准长出了一寸多,平日里很和气的戎金亮忍不住粗嗓门喊了起来:“操些心了,这样能不能对得起灾区百姓?”
在与戎金亮相处的日子里,队友们处处感受到了他的细心:手纸没了,他把自己买来的先拿来用;大伙儿累得东倒西歪时,他总是打来热水,给大家泡好热茶晾着。
援建队副队长赵葆春回忆说,6月24日,戎金亮辞世的前一天,正是水泥封边赶工期最为紧张的时候。这一天,戎金亮主动提出一个人独揽七八个人的封边和灰任务。
“中午12点多,别人都蹲在阴凉地里开始吃饭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毒日头底下满头大汗、满脸是灰地干活。”赵葆春劝他先吃饭再干,戎金亮头也不抬地说:“我先和好灰,等他们吃完饭抹灰就不误事了。”
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戎金亮才歇下手中活计。一下工回来,他就上床睡下了。当大伙儿也接二连三地睡下后,邻铺工友王培明忽然发现,戎金亮坐了起来。借着房外的余光,他看见戎金亮双手紧按太阳穴。
“怎么了?”王培明问。
“有点头疼。”
这是戎金亮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
接着,大伙儿猛然听到“哇”的一声,都被吓了一跳。大家叫了戎金亮几声都不应,这才看到地上吐了一大摊。队友们慌了起来,七手八脚地把戎金亮送到了镇上医院,一看问题严重,又急派救护车送往郫县人民医院。CT后发现是脑溢血,紧急转往四川省人民医院。
听说是援川建房的志愿者,医院马上展开手术。25日6时40分,经过了整整4个小时的手术抢救,戎金亮正值壮年的生命却还是未能留住。
感恩,心愿 一张浸满汗渍的凉席,一双沾满泥巴的旧胶鞋--在戎金亮亲手安建的板房内,这是伴随他入川半个多月来仅有的遗物。
在得知援建工人戎金亮劳累过度殉职的噩耗后,心情悲痛的崇义镇群众自发捐款,短短几天捐款就达10万余元。当两个装满感恩之心的捐款箱交到戎金亮的妻子徐美英的手中时,她红肿的双眼顿时又涌出泪来。
可是很快,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又擦干泪,拉住崇义镇镇长的手,将捐款箱塞到他手中。“这些钱,我代表丈夫捐给镇上的受灾群众,他们比我们更需要这笔钱!请你们一定收下。”
“我将留在四川建板房,继续完成爸爸的心愿。”戎金亮的儿子戎斌说。
前些天,在湖北打工的戎斌还曾收到父亲的手机短信:“儿子,我当志愿者到四川灾区都江堰了,帮受灾群众建板房。”他当时一再叮嘱父亲注意身体,没想到父子再见时,父亲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6月29日,戎金亮遗体告别仪式在都江堰市殡仪馆悼念大厅举行,身盖党旗的戎金亮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得知消息的群众从各地自发赶来,近千人默默地汇集在一起,胸戴白花,人群中不时传来啜泣声。
“80%的工程量都完成了,都快到报捷的时候了,他却不能同我们一起回家了。”几天来,队友王培明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然而,王培明和队友们相信,努力赶工期,早日让受灾群众住上板房,才是戎金亮最愿意看到的。
山西省委组织部日前追授戎金亮同志为“山西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忻州市总工会追授戎金亮同志特等功。7月1日上午,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看望了戎金亮的亲属,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向戎金亮同志学习。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