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韩洁、王茜)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3日在此间说,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解决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融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草根金融技术”,扶持、发展源于基层、服务基层的“草根金融机构”。
在北京举行的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刘克崮委员在发言中重点强调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
刘克崮建议,国家应该制定合适的财税、金融政策,培育和发展源于社会或乡村、服务于当地的“草根金融机构”。通过引进技术,创造中国的“草根融资技术”,包括个人贷款技术、小组联保技术、基于打分卡的贷款技术等,并利用这些技术解决城乡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信用风险问题,促进“草根金融”规模化、商业化、可持续运作。国家还应建立“草根金融”组织体系,并大力培养本土微贷技术专家队伍。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民贷款难有所缓解。
目前,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我国拉动农村金融事业的“三驾马车”,其中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信社改革也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整体风险状况有所改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胡德平在会上建议,政府目前提倡、鼓励的村镇银行,应放开投资人进入的门槛,像国家在改革初期大力支持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那样,放手让符合条件的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发起成立新型村镇银行、只贷不存的信贷公司和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这样做有利于遏制民间的高利贷行为。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