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青川走来“张思德民兵班”

  新华网成都7月5日电 (记者 黄毅)6月中旬以来,来自朱德、张思德家乡的四川省仪陇县民兵应急连,在地震重灾区青川县急灾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风细雨般滋润着灾区群众的心田。

  连部架起帮亲热线

  跨急流,越高山,不怕疲劳,不畏余震,四川省仪陇县民兵应急连120人把“我们来自朱德总司令家乡,仪陇民兵与灾区人民同在”的红旗高高飘扬在乔庄镇上空。


  “喂、喂、喂,是仪陇民兵吗?我是韩高平,我在青川食用菌研发品评中心。有两个钢塑大棚要紧急拆除,急需你们帮忙。”6月23日13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青川公路边的仪陇民兵应急连驻地响起。

  “请你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来。”连长罗文全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吹响紧急集合哨。累了一上午的“张思德民兵班”的民兵们刚咽下几口米饭,就冲向两公里外的青川食用菌研发品评中心。

  一个小时后,经过“张思德民兵班”的全力奋战,两个钢塑大棚的器材物资安全转运。“多亏了帮亲热线、谢谢你们。”韩高平抹着汗水,心中还是像下了一场及时雨。

  仪陇民兵来到青川后,许多受灾群众纷纷过来求助。看着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神、那一个个太阳下炙烤的身影,仪陇县人武部部长胡永伦内心像被打翻了五味瓶,“不能再让灾区群众受苦受累”。

  突然间,连部响起的电话铃声打开了他的思路,用无线电波架起的帮亲热线也就正式开通了。短短几天时间,热线从一条变成了两条、三条。热线缩短了受灾群众同仪陇民兵的距离,灾区群众再不用头顶烈日,跋山涉水跑来求助了。

  “有困难、找仪陇民兵”、“一拨电话、一打就通”,在青川传送。青川县中医院王玉和老医生打来了帐篷搬迁的请求电话,青川回龙村叶成林打来了搬运家具的求助电话……

  “埋怨”悄悄话

  6月24日晚上10点,休息就寝的熄灯号吹响后,“张思德民兵班”的蔡伟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旁边的李仕敏同他一样,也心事重重,“反正睡不着,我们聊一会”。

  “我今天给陈朝玉搭帐篷,由于没经验,很长时间都没有搭好,让70多岁的老人在外晒了很长时间,心里真的不好过。” “我也一样。”蔡伟说,在给青川县教师进修校用篷布覆盖堆积如山的物资时,不小心把脚踩滑,哐、哐几声,一把椅子被压坏了。“我擦破皮没什么,可就是把别人的椅子弄坏了。”蔡伟很沮丧。

  就这样,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悄悄谈话。不知不觉,整个简易棚的声响越来越大,两个人的悄悄话变成了仪陇民兵的集体讨论。

  “何环,你有瓦工技术,为什么不给我们好好说说,我今天给群众盖房子,踩烂了几匹瓦,你说我怎么给他们交代?”

  “杜平,你这个三排长,怎么让我们7点钟就收工,天都还没有黑,我们来了就是给受灾群众办事,累点苦点有什么。”

  “陈灿,你在3月份受了伤,干活可要小心点,可不要再把腰扭了。”

  “别说话,快休息,明天我们还要去搬运活动板房,疏通下水道。”副连长宋三定说话了。不一会儿,随着酣酣的鼻息声,一夜“埋怨”的悄悄话在帐篷里落下了帷幕。

  “仪陇民兵,个个都像张思德”

  灾区群众汪国成拿着一簸箕核桃给这个兵也不要,给那个兵也不要。“张思德民兵班”的同志们忙碌着给他家帐篷铺砖块,“老乡,这是纪律,说什么,我们都不会要。”

  望着这一群可爱的兵,汪国成拿着一簸箕核桃走了一大圈,还是满满一簸箕,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同一簸箕核桃一样,一坛10年的美酒、一筐筐新鲜的蜜桃,青川人民把仪陇民兵当成了最至亲的人。他们说:“仪陇民兵,个个都像张思德。”

  “孩子,有空来坐一坐,我知道你们有纪律,什么我也不给你们拿,就想请你们喝口开水。”指导员哽咽地念着青川老中医王玉和写的感谢信。

  120名仪陇民兵静穆地站着,望着青川的秀美山川,“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为人民服务,为青川服务”。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