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7月6日电(记者刘莉莉 冯源)将在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中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张海生表示,此次考察将使用水下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绝对称得上是一次高科技之旅”。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定于7月11日启程。
此次科考将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支撑平台,以直升机和小艇支持延伸观测范围,在北冰洋上建立临时浮冰综合观测站,投放卫星跟踪冰浮标和海洋潜标,利用水下机器人作业,利用直升机并结合卫星遥感观测,开展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气象等多学科综合考察。
张海生介绍说,在北冰洋作业期间,直升机主要承担航空遥感、冰况探测、浮冰站选点、浮冰站人员和物资运输等任务。科考队将利用水下机器人携带的水下摄像机等设备观察海冰的底部轮廓,测量海冰的冰层厚度。
“我们这次科考使用的设备,即使面对世界最高水平,也并不逊色多少,而且很多都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造"。”张海生说。
谈到本次北极科考的意义,张海生说,北极气候对中国气候影响较大。“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的海洋与海冰系统、气候系统的变化对影响中国的灾害性冷空气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他说,“北极地区的空间环境扰动,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航天器的应用。”
据悉,科考队11日将从上海乘“雪龙号”科考船前往北极,经日本海进入白令海,并考察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等海区。科考队计划于9月25日返回上海。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