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同龄人了解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合肥男孩王军历时近两年时间,编写了一部81万字的“欧洲史”——《君主的欧洲》,这部描写封建时代欧洲历史的通俗读物日前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两年时间写成81万字“欧洲史” 这两天,王军的喜事接踵而至:7月1日,他拿到学士学位,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正式本科毕业。
在这之前,他已经拿到了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即将到那里攻读化工专业的工学博士。但最让他高兴的是,他历时近两年编写的描写封建时代欧洲历史的通俗读物《君主的欧洲》日前终于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这本书的出版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毕业礼物!”王军兴奋地告诉记者。王军1985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县,后居住合肥,从合肥八中考进天津大学。
书出版以后,很多人都难以相信,这本厚厚的“欧洲史”竟然出自一个理工科学生的手。“理工科的人做事比较"死板",事情本身是什么就是什么,做事情有时会"按图索骥"。但研究历史可能更需要把这种"按图索骥"转化为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此外,这本"欧洲史"中有很多信息是用图表来表达的,这也和理工科研究的方式是相辅相成的。”王军这样解释。
目的是帮助同龄人了解欧洲 《君主的欧洲》一书的体例非常特殊。王军专门将这本长达81万字的通俗历史读物设计为基础篇、历史篇、综合篇、附录四个部分。基础篇以简略的笔墨介绍了罗马帝国的衰亡、封建制度的建立等基础知识;历史篇是书的主体,以七个欧洲大国列朝列王传记的形式全面介绍了欧洲历史,共记载了超过五百位帝王的身世沉浮;综合篇分专题介绍了封建时代欧洲颇具吸引力的几个文化专题;附录部分则是对历史正篇的一个系统补充,补充了诸如荷兰、瑞士等欧陆小国的历史变迁。通过这精心设计的全书结构,一个君主时代的欧洲由此跃然纸上。
“这本书是很客观地在讲述历史,几乎没有加入我个人的观点。”王军说。那么,一个理工科学生为什么要花几年的时间来编写“欧洲史”呢?
王军昨天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兴趣广泛,尤其钟爱数学与历史。“历史是了解一种文化的捷径。中古时代的欧洲对近现代欧洲是一种直接的影响,和上古时代相比对现代欧洲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如果能有一本专门介绍中古时代欧洲历史的书籍,将对当代青年了解欧洲历史、欧洲文化甚至当代欧洲都有很大的帮助。”
为编“欧洲史”学习多国语言 “让我们掀开厚厚的羊皮卷,走入一个骑士与公主的时代,在这片美丽而浪漫的大陆,漫步在历史的河畔,一起踏上这段文化探索之旅。”在《君主的欧洲》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这次“文化探索之旅”,王军花费了不少心血。
在编写这本“欧洲史”的过程中,王军深感现有的中文参考资料不能满足自己的编写需要。“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如果不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就不能说真正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为此,王军学习了多种西方语言,达到了能通读英、法、德、西四国语言文献资料的水平。为了让这本“欧洲史”能够更加专业,王军还向很多在历史领域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请教,得到了他们精心的指导。
“太多太多的故事发生在这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有些事情回想起来都难以相信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但令人欣慰的是,这段"历史"最终沉淀下来。”王军希望他的这本书能帮助和自己一样忙碌的青年人更为提纲挈领地了解欧洲历史。(孟兆熙、陈大名)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