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四川省崇州市三郎镇受灾群众喜悦地领到了过渡房钥匙,入住安置小区。 郝维平摄 |
过渡安置房为四川震区群众解决住房问题搭起了过渡之桥,请看本报记者深入灾区的独家调查——
走访过渡安置房
●安置房小区的新生活
有了安稳踏实的感觉
已经是盛夏。汶川地震一个多月来,绵阳难得有几天艳阳高照。在北京市援建的安县花荄镇过渡安置点“京安小区”,阳光照耀着337套蓝顶白墙的活动板房。板房每间20平方米,十间一排,之间相隔3米;五排成一个组团,相隔9米。小区里有一座学校和小卖部、警务室、医务所和露天电影放映场。
趁着天晴,妇女们抓紧时间洗衣服,晾晒在门前石子铺成的道路上。男人们在“招聘信息栏”前驻足,这里贴着福建、浙江、江苏等地20多家企业的招聘信息。事实上,已经有200多人通过这种招聘走出灾区,有的甚至带着全家出去寻找新生活。培训室里,几个年轻人正在学习装配电子元件,原本务农为生的他们将来要靠新学的手艺谋生。孩子们已经在板房学校里复课。由居民组成的治安巡逻组刚刚换班,开始新一轮巡逻;清洁卫生组在打扫垃圾和公共卫生间、淋浴间;防疫组在喷洒今天第一遍杀虫剂和消毒液,这样的工作每天要进行4次……
京安小区住着从受灾严重的茶坪乡安置来的1123位居民,他们是四川地震灾区最早入住安置房的受灾群众。“我觉得满足了。”一个多月来,78岁的茶坪乡居民张志成终于有了安稳踏实的感觉。
截至6月25日,四川地震灾区已建成过渡安置房30余万套,超额完成一期建设计划。根据建设进度和最新上报的安置需求,有关部门已决定将二、三期建设任务合并,并适当缩减安置住宅的数量,增加学校等配套设施的数量。
受灾群众正陆续从闷热潮湿的帐篷搬入活动板房。安顿以后,他们开始认真安排自己的新生活,这样的生活要持续3到5年。
●只有人等货,没有货等人
考验中创造奇迹
短短12天,都江堰市的一片120亩废墟上“生长出”一座有50余座平房、167间教室,厨房、操场、宿舍一应俱全的活动板房学校——皖川中心学校,这里容纳了地震前都江堰市6所学校共7000余名一度因灾失学的学生。
来自援建地安徽的某钢构企业工人商晓波和他500多个兄弟没日没夜地干了12天。“大雨小干,小雨大干,不下雨拼命干”;没有电,现买3台发电机;路面不能开大车,靠人力一块一块往里搬运板子,只有人等货,没有货等人;克服不同队伍交叉作业的困难,24小时不停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以“不可能的速度”建起了这座学校。
3个月内建成100万套过渡安置房——平均每天1万套,来自全国23个援建省市的数万名建设者们在以“不可能的速度”奋战着。工地上尘土飞扬,挖掘机、重型卡车来回穿梭……
“太辛苦了……”看着学生们回到课堂,商晓波终于松了一口气。新的任务下午就会下达,他们将赶赴另一处过渡房建设场地。一期任务超额完成,建设者们根本无暇庆祝,等待他们的除了更艰巨的任务、糟糕的天气、缺水缺电缺油的处境,还有许多他们难以掌控的困难。
困难之一是缺地,最缺大面积的平地。
活动板房全部是平房,占地面积大,而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山区,加上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影响,本来就稀缺的平地变得更加可贵。截至6月22日,阿坝州过渡安置房建设仅完成一期目标的16%,最大的制约因素便是“无地可用”。山东省援建的北川县擂鼓镇,1400平方公里土地可用于建设的仅0.3%,建设者硬是把高差近30米的一片废墟推平,才得以正式开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提出,安置房每处集中建设规模不宜少于50套。现实是,为了节约土地,只要能建三四套的地方都被利用起来。再小的安置点也要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其背后是援建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困难之二是扶摇直上的原材料价格。安置房需求量一夜猛涨,原材料供应出现短缺,价格迅速上涨,而且采购十分困难,导致部分工地时不时地停工,影响了建设进度。四川省和各援建省市政府已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建材采购区域已从四川扩大到重庆、贵州等地。
●从分散到集中
全新的居住模式面临新问题
用四川省崇州市鸡冠乡党委书记吕刚的话来说,灾区群众搬进安置房,是一种全新的生活。过去是分散居住,现在是集中居住,许多问题考验着社区新居民。
吕刚现在的身份已经是“鸡冠乡新区”管委会主任。他要带领17个人的团队为集中居住在62亩土地上的960户人家、2955人提供服务。这些家庭以前分散居住在45万多亩的土地上。吕刚有许多事情要办:乡里还有400多人在23公里以外的山上住帐篷,有的不愿意离开家乡;一批新的招工信息待会儿要通过广播发布出去;群众做饭的燃料问题还没有解决;14人的卫生保洁队伍今天必须建成……
集中居住在相对拥挤的空间里生活3到5年,这是一种全新的社区模式。就业、公共服务、卫生防疫、治安等社会问题很快将浮现出来。不同富裕程度、生活习惯甚至不同民族的人们汇集到一起生活,文化和心理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
可喜的是,人们担心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在设法解决。比方就业,一方面,有关部门积极组织沿海省份企业到灾区招聘工人,进行就业援助。另一方面,擦干眼泪的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加入了过渡安置房的建设大军。据不完全统计,施工现场有近1/3的建设者是等待安置的当地群众,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参与重建,也为自己赚取灾后的第一份收入,以工代赈。
记者看到,每个安置房小区都设有学校、卫生所、警察室等公共设施,相关人员已经到位。设计者在小区规划时也尽量考虑群众的生活习惯,将原本来自同一地区的居民相对集中安置,各个小的安置点之间用绿化带、景观路等隔开。目前过渡安置房社区基本运转正常。
现在,吕刚和他的团队开始考虑更长远的事情。鸡冠乡重建规划很快就要公示,还有一些细节没有解决。安置房拆除后如何再利用,建筑垃圾怎么处理?安置点占用了部分农田,四川省是城乡统筹的试点省份,能不能将失地农民的补偿与城乡统筹结合,直接完成这些土地的流转,将农民转变成市民……很多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凸显,吕刚深感需要政策的指导和专业人士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