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居高不下,日本却在进行用大米制作汽车燃料的奢侈试验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浩远发自东京 日本中部的新澙历来以生产优质大米著称,现在这里的360多位农民们却在琢磨如何生产高产、而非好吃的大米。这些“糙米”不当主食,也不用来酿酒,而是将被加工成驱动汽车的乙醇燃料。
去年,日本政府带领下的日本农民启动了大米转化为乙醇的试验,获得政府优厚补贴的农户踊跃参与;明年,世界上首个将大米转化为乙醇的工厂将在日本建成;今年,国际粮价高居不下,日本国内大米产量日益见底。如此奢侈的生物能源战略,究竟能走多远?
日本启动“米酒汽车” 去年5月,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启动以水稻为原料制造生物燃料的产业化计划,目的是对水稻从生产到制成汽车燃料零售进行实证研究。
大米乙醇与日本民族饮料——清酒的成分相同。只是作为燃料用的乙醇更浓,而且不用顾及口感。去年,完全用大米乙醇驱动汽车的实验已经在日本取得成功。
在新澙,生产清酒的Oenon公司已在筹建新厂,专门生产交通所用的乙醇,政府为其负担一半成本,新工厂将年产1000公斤大米乙醇,所用的大米是北陆193号,这种稻原为动物食用而开发,产量比一半稻种高出七成。该公司希望未来5年内盈利。
东京大学农业教授森田茂纪是大米乙醇项目的坚定支持者:“我们有人力、有土地、有技术使之可行。”他估计日本将有能力每年生产100万公斤大米乙醇,相当于全国每年所消耗汽油量的1.7%。
奢侈试验饱受争议 对大米乙醇持反对意见的日本学者认为,这将推高食品价格,而且原料匮乏难以解决,因为1公斤大米只能酿造半升乙醇,而日本大米价格本身就很高,成本约为现在汽油价格的好几倍。这项试验的研究价值远大于实际操作价值。
但支持者称,事实上日本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农作物,但唯独大米能自给自足,这归功于日本政府给与种稻农民高额补贴,而大米乙醇战略将进一步鼓励农民种稻,保证田地不撂荒,还有利于食品安全。
“米酒”并非唯一方案 如今,日本消耗的能源44%为石油,几乎都依赖进口。虽然大米乙醇计划饱受指责,但日本政府并无放慢脚步之意。不过,日本只是将其看作生物能源方案之一。利用山上的废木料及稻田中的稻秸等非食用材料生产酒精,也是日本政府倡导的研究方向。
今年3月,由新日本石油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机构参与的协商会确定,2015年前将生产2亿升生物燃料,原料以柳树和禾木科植物等为主;今年6月,日本出光兴产公司和三菱商事计划投资100亿日元兴建年产2.5亿升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工程,开发非粮乙醇,这两家公司将选择在北美或中国、东南亚等地成立合资公司,计划于2011年投产。这两家公司的目标是将1升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控制在30日元左右。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