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乳品企业第一次问鼎国家科学技术奖,在攻克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之后,田文华和专家们通过工艺再造 本报讯(记者郭伟)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放在其他行业也许还称不上凤毛麟角,但2008年1月8日,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却意义非凡,这个奖项打破了中国乳业界20年来空缺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
“母乳喂养好。”几乎在每个产科医院和妇幼保健站都可以看到这句宣传语。但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统计,在我国每年新生的1700万婴儿中有20%,也就是340万婴儿没有母乳,需要用奶粉来喂养。
在三鹿集团董事长、乳品专家田文华的眼里,这每年数百万依赖奶粉成长的孩子,首先意味着乳品的企业责任。她和所有三鹿技术人员都在思考,即使是合格的奶粉,是否就能完全满足婴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无疑,越接近母乳成分的奶粉越好,全世界所有的奶粉生产商都把生产更接近母乳的奶粉作为自己的目标。但要做到这一点,却着实不易。三鹿集团技术中心副部长张志国介绍说,“牛乳与母乳的分子状态和物质成分有很大的不同,直接生产成奶粉,产生的功能差异就更大。例如在平常状态下,牛乳中的活性物质仅为母乳的一半,而经过高温处理生产成奶粉,这种活性物质就丧失殆尽了。”
曾有国外的知名乳品制造商放出话来:“类母乳”产品市场上,中国的乳品企业没有竞争力。以田文华为首的三鹿集团的科技人员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给中国人争这口气。1997年,三鹿开始了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漫长的攻关之路。
“首先要保住原料牛乳里的活性物质。”这是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而在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之下,三鹿技术人员只能完全依靠自己摸索。积累实验数据、采取一切有可能的技术手段……“仅这一个课题,我们就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最终,三鹿采用低温定量在线添加技术,确保了免疫活性物质免受损失。这个突破,令国外厂商闻风侧目。
在三鹿人的攻坚路上,一个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来了。乳糖、氨基酸、核苷酸……如何让这些纷繁复杂的母乳成分在奶粉中精确“再现”?“我们要通过工艺再造,让奶粉在营养和成分上尽可能的消除这些差异。”三鹿集团研发工程师徐丽说,课题组围绕适宜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目标,先后开发了免疫活性物质保持、生物蛋白质重构、脂肪酸重构、关键生产工艺优化、重要营养素检测等五大集成技术,使生物活性成分、氨基酸组成、核苷酸的营养成分与母乳相似率达到90%以上。
三鹿集团的成功与人是分不开的。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的乳品科学博士、三鹿集团技术中心主任生庆海告诉记者,三鹿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国际一流的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一个以博士、硕士为主力的200多人的科研队伍,其中中高级人才占70%以上。
按婴幼儿专家测算,三鹿婴幼儿奶粉,一年生产销售量可哺育200万孩童,10年间三鹿婴幼儿奶粉已经让2000多万孩子健康成长。这一数字令世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