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车市面临新考验,中国汽车行业经历快速成长后需求开始放缓。2008年1~5月份汽车市场需求累计增幅为18.9%,比去年同期的22.0%下降3.1个百分点。7月1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公布的“1~5月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显示,汽车工业利润增长速度已经从去年全年的65%降低为36%,跌幅高达约20%。
这一增速也低于2006年全年的44%的增幅。
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增长迅速,中国汽车需求量在全球市场占比从2001年4.3%上升到2007年的12.2%,中国汽车需求总量为879万辆,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排名从2001年的第七上升到2007年的第二,仅次于美国。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增幅放缓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经过多年快速增长之后需要“歇一下”了。
更为艰难的是,汽车行业放缓的兆头可能才刚开始,安信证券日前发布的汽车行业中期事业策略报告中表示,“三高”(高产能、高成本、高油价)严重的威胁,并对下半年的车市不抱乐观态度。
“三高”齐聚 “三高”同时云集的情况并不多见。其中高产能的“危害性”还不算大,因为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作出调整。但产能扩张导致产能利用率从高位开始滑落。中国汽车行业将进入景气周期下行阶段,同时将伴随着价格战的进一步加剧,并最终导致汽车企业销售利润率的下滑。预计到2008年底,国内汽车市场产能利用率将从2006年最高峰的67.1%下降到64.8%,其中,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仅为62.2%。
截至2007年底,国内乘用车产能规模接近850万辆。预计到2009年底,国内乘用车产能规模将达到1,166万辆。
高成本是威胁车市的另一大因素,这在无法通过涨价来实现成本转移的乘用车表现尤为明显。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快速上升,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随着原材料库存的降低和季度供货价格的调整,生产资料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在二季度之后传导到汽车行业,最终影响企业资本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在这“三高”,笔者认为高油价是最可怕的,因为高油价则意味着高使用成本,这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国际原油价格多次创出新高,尤其是今年2月份突破100美元关口后,原油期货短短3个多月便触及140美元。随着亚洲多国政府纷纷放松价格管制,中国面临着成品油“价格闯关”压力。在6月底,国家将成品油价格上调1000元/吨之后,预计至少会使得35%的乘用车用户推迟当月消费,并影响后期消费。业内预计,只要国际原油价格高居不下,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将进一步上涨。
下半年需求下降 在上述“三高”的威胁执行,下半年汽车需求增幅明显下降,行业步入景气向下阶段。预计2008年广义乘用车需求增幅13.7%,需求总量715.8万辆;商用车需求增幅7.8%,需求总量268.9万辆;总体需求增幅12.0%,累计汽车需求总量984.7万辆。乘用车市场结构朝进一步高端化方向发展,二三级城市需求增速超过一类城市,行业面临进一步整合;商用车市场在“国Ⅲ”排放标准实施后,需求面临紧缩压力,中重卡增幅从上半年40%以上回落到3.9%,大中客稳定增长,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零部件规模继续扩张,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配套优势,成本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导致整车产销毛利下降;汽车服务贸易异军突起,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行业整合加剧,在二三级城市将出现服务贸易新模式。汽车行业已经开始进入景气度向下调整阶段,在汽车行业分版块配置上,安信证券推荐配置防御能力较强的品种:一汽轿车(000800)、上海汽车(600104)、宇通客车(600066)、金龙汽车(600686)和中大股份(600704)。(王灿彬)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