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赤壁》的全球首映好不热闹,吴宇森导演带着梁朝伟(饰周瑜)、金城武(饰诸葛亮)、张丰毅(饰曹操)、林志玲(饰小乔)等剧组人马悉数亮相。可是最该邀请来的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却没来。即便导演通过“时光隧道”去邀请600年前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先生,这位与人寡合的“湖海散人”恐怕也会推脱不至。
经典作家寂寞于前、经典作品辉煌于后,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站在“赤壁”上看得最真的是经典,因为屏幕中树立起来的“赤壁”坐落在经典之上。靠传统文学经典发家致富或讨个头彩什么的,何止是电影界,京剧、昆曲、话剧、歌剧、舞剧、电视剧、音乐剧、绘画、雕塑、剪纸、皮影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等,哪个艺术门类不从中受益?说文学经典是嚼不烂的馍再确切不过。王扶林(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版导演)嚼过的馍,李少红(新版《红楼梦》导演)还要嚼;杨洁(电视剧《西游记》1988年版导演)嚼过的馍,张纪中(新版电视剧《西游记》导演)也要嚼……
过去的谚语“嚼别人嚼剩下的馍——不香”,至少在演艺界已失去作用,反倒是嚼别人嚼剩下的馍——很香。在这一点上,中外影视界的做法可谓如出一辙。而外国影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顶礼膜拜更甚,比如,当面对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郎特的小说《简爱》时,他们的饕餮之相毫不掩饰。先是美国导演克里斯蒂·卡本纳于1934年拍摄,后是美国导演罗伯特·斯蒂文森1944年拍摄,再后是英、美1970年合拍、导演德尔伯特·曼……直到1997年版同名影片出现,同一部《简爱》共被6次改编、拍摄。在这里,文字的尊严得到最充分的肯定;文本的力量跨越时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古老的文学经典为现代影视等艺术奠基。一本本不朽的巨著,如同一块块坚实的基石,支撑起一座座艺术的大厦。对于今天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没有经典的阅读,就没有艺术鉴赏的根底;没有经典的熟读,就没有艺术创造的才气。好了,艺术不过是生活的一面,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不靠艺术谋生,甚至不以艺术为爱好,那么经典对他们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经典之用,不在实用,而在陶冶之功。经典的秉性有点儿像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器”,经典亦不器。“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同理,经典不会长出个把手来,让你在高尔夫球场上用它一竿子进洞,但是经典会让一位高尔夫球手气度从容、咳唾珠玉。
应该说,影视人对待经典的态度和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像饿虎扑食一样扑向经典,然后做敲骨吸髓式的大快朵颐,甚至残渣不剩、皮毛无存,让所有的营养都变成自身的精、气、神。读《论语》以得仁,读《老子》以足智,读《庄子》以洗心,读《诗经》以解民情,读《离骚》以知洁士,读《史记》以认祖宗,读《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以识文心……
人不可偏食,读不可偏废,中国的经典要读,外国的经典也要读。读亚里士多德爱其真理至上,读莎士比亚慕其才华横溢,读伏尔泰、卢梭念其社会公正之心,读叔本华、尼采感其生命意志强健,读朗费罗、爱默生赞其胸襟浩荡……凡有所读,皆有所补,“食补”最好,心、肝、脾、胃、肾、脑皆获益。最终,经典阅读会帮你缔造一个经典人生。
经典的确是嚼不烂的馍,但今人不能满足于做食客。人们说今天是快餐文化时代,是一个难以产生文学大师的时代,各种流行的、娱乐的、时尚的、前卫的艺术形式分散着年轻人的注意力,也消耗着他们的青春活力。而网络的书写使得文字的传播加快了速度,同时思索也显得仓促、急迫,“深思熟虑”说起来都有点儿不合时宜。同时,网络书写模糊了所谓“作家”和写手的界限,速成也许意味着速朽,但谁还想象歌德那样花费60年工夫写一本《浮士德》呢?如今,6年都显得太过漫长,最好是6个星期,至多是6个月,书写在不知不觉间早已由磨房变成流水线,由“手艺人”变成熟练工。但是,我们仍然渴望、期待新世纪的经典诞生,快节奏的生活不适于产生思想家和诗人,那就让我们中的少数人尽量地放慢脚步,回到陶渊明的桃花园或梭罗的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