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都江堰、彭州、崇州的过渡安置点实地考察,6位市民考察团成员亲身感受到了抗震救灾过程中,值得珍惜、记取的闪光精神。同时,他们也发现了现实中存在的生产自救不够积极、服务不主动等不和谐音。
少数人存在依赖情绪
“家里有多少地,生产恢复了吗?”雷晓红与三郎镇茶园村的牟家明聊了起来。
文井江镇开华村9组的组长费建伟说,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村民,只能忙忙农活。“国家的补助不可能不停,你们今后有啥打算呢?”雷晓红问。一位村民回答:“吃一天算一天嘛,停了以后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文井江镇党委书记卢光明表示,等待、依赖的情绪在少数人身上确实存在,“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多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生产自救。”
做好后勤能否主动点
“最不能适应的就是天气。”彭州市丹景山镇东方彩瓷厂板房建设工地,连续的高温让负责援建的福建省漳州市建设局建设工程科科长洪续承非常着急,不少工人中暑,很影响工程进度。目前,工地缺水缺电,只能给工人配发矿泉水,消暑作用有限。
“这样艰苦的环境,怎么能不生病?”市民考察团成员谭小凯说,“援建队伍太辛苦了,当地政府为什么不能多主动一点,为援建队伍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他建议,当地政府和居民应该多关心援建队伍,比如送一些解暑药品、饮料到施工现场,并保证施工场地的水、电供给,为施工队解除后顾之忧。
前后衔接可否更协调
“有时负责平整地面的单位花的时间太长了,把我们弄得很紧张。”从重庆过来援建安置房的一突击队负责人称,对方经常在时间上延后交接,而他们又必须在房基完成后才能开展工作,面对“决战八一”的期限,这让他很着急。
“有几次,都是因为对方延后了时间,造成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无事可做。”重庆方面援建方的负责人表示,对于延时他也比较理解,因为确实恶劣的自然条件是非常大的障碍,接连不断的余震、前些时候的暴雨、危险的交通状况,这些都是造成板房地基交接后延的客观原因。“我们希望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工作,成功履行‘八一’交房的承诺。”记者 谢佳君 汪玲 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