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国云夫妇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若冰能够自立 记者 丁川 摄
自己的儿子介于正常孩子与智障孩子之间,现为武警海南总队宣传处处长、海口市青联常委、海南省青联常委的梅国云让儿子7次转学仍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为此梅国云办起私塾,聘请4名老师在家中教孩子功课,目前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压抑在心中的对孩子教育的苦闷让梅国云成就了新书《若水》。《若水》在网上连载时,曾引起强烈反响,日访问量数万,目前正在海南广播电台热播。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采访梅国云中这8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在他看来,目前传统的应试教育只能把孩子教育得千篇一律,而类似于他儿子的这类“特殊孩子”,更希望能得到独特的挖掘。
三地求学辗转7所学校 1991年,儿子梅若冰的出生让梅国云和陈燕夫妇高兴不已。出生时儿子一切正常,然而随着儿子的成长,他与正常孩子的不同渐渐表现出来,若冰特不爱开口说话,反应也要慢许多。经检查,他们发现若冰大脑发育与正常孩子有所不同。
在记者的采访中,梅国云夫妇一直用“特殊孩子”来称呼儿子的状况,他们向记者解释若冰处于正常孩子和智障之间,属于“学习障碍型”,而据梅国云了解,这类孩子在我国占了6%,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情况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梅国云的新书《若水》中的主人公若水便有儿子的影子,但他同时是许多此类孩子的反映。
若冰是个特殊男孩,不爱说话,对数字特别不敏感,见到数字便一脸的茫然和厌烦。6岁,他还不知道1加1等于几。梅国云告诉记者,由于若冰不爱说话,不懂数学,在学校的日子,苦难便与若冰形影相随。
若冰2岁多的时候,梅国云把若冰送到了妻子老家的一所托儿所。但若冰在托儿所里受到了其他男生的欺负,当陈燕找到老师时,老师却说谁让你的孩子不识数,不会反抗,太傻。虽然若冰当时只有3岁,但是这种阴影伴随着他的成长。
此后,到哪所学校成为梅国云夫妇最伤脑筋的事情。
又换了一所学校,他们把若冰接回家洗澡时,发现孩子皮肤上被扎了无数伤痕。经反复追问,儿子才吞吞吐吐地说是同桌用铅笔在他身上扎的。
在西安的一所学校上美术辅导班时,老师教了几天后便把若冰“退”回给梅国云:“我让他画树叶他却总是画汽车。”老师觉得教不动了。
聘四名老师在家“办学” 从西安到江苏到海南,若冰共转了七所学校。
2004年,梅国云夫妇花了2.8万元的赞助费把孩子送到一所重点民办学校读书。老师对他们说这里只有不同的孩子,没有不行的孩子。老师的讲话让梅国云夫妇非常振奋。但没过多久,他们发现孩子回家时话语变得更少了,而且眼神游移不定。后来,他们了解到孩子的名字已经被从学校花名册中删除,考试成绩不参加排名。校领导对老师说,对这个孩子,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了。
2005年,夫妇俩下定决心不送孩子去学校了。他们给若冰找了4个大学生家教帮助他学习。梅国云认为,只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释放。针对若冰的爱好,梅国云重点为孩子聘请了美术老师,此外还聘请了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等老师。
陈燕告诉记者,经过3年在家的培养,若冰渐渐摆脱了那种与外界接触时的惶恐,渐渐地能主动与人打招呼,能融入社会了。
孩子有特殊才能 每个孩子都有神奇的想象力、创造力,梅国云说,即使很愚笨的孩子也有他的天赋。若冰对绘画有很大兴趣,特别是画汽车。3岁不到的若冰,有一天一个人在街上看了几个小时的车来车往后,回到家里开始画车,画得相当好。
陈燕拿出了若冰今年的一本获奖证书。在海口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他的《太空探索》获得了三等奖。陈燕回忆,有一次在外旅游时,梅国云让若冰背诵课本上的一篇短诗,结果反复背了一个多小时,他还是背不出来。最后让他自己挑选背诵,他背了一篇没有要求背的课文《我给江主席献花》,很长的一篇文章,结果他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让夫妇俩非常吃惊。梅国云认为,要是一开始就让若冰有一个温暖的教育环境,让他产生自信,奇迹是可以产生的。
陈燕告诉记者,若冰在计算日子这块很有天赋,但是遇上大小月时就算得不太清楚。“今年8月8日”是星期几,记者特意问了一个奥运会开幕的日期。盘算了20余秒,若冰说是星期四。记者查看后发现是星期五。与陈燕说的一致,8月共有31天,碰上这样的大月他就算得不太准确,但结果近乎精确。
若冰告诉记者,校外的生活让他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也重新获得了自信。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记:您在《若水》中直击中国教育问题,您认为目前教育的软肋在哪?
梅:之所以写《若水》,是想通过小说这一厚重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来唤起社会对像若水一样的“特殊孩子”以更大的关注;给他们的父母以教育和启发;使那些“特殊孩子”都能像小说中的若水那样,不忘热心人们对他们的帮助,让他们学会感恩。如果还按照传统应试教育的方法去培养孩子,就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记:对于类似于若冰的这类孩子,您认为有何教育方法?
梅:首先,家长要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不要害怕别人的笑话,尽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同时发现孩子的天赋。其次家长一定要用全部的爱,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每个孩子都有特长,重点是家长要寻求科学方法去挖掘。第三,老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记:对孩子的未来您有何打算?
梅:目前我们所做的是给他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让他找回自信。将来还是希望他能上一所大学,毕竟最终还是要融入社会生活。(作者:纪燕玲黄肇文孙勇) (来源:南海网)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