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连续剧《双面胶》和《新结婚时代》的热播,“城乡爱情”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而“现实版”的城里媳妇和农家郎家庭在看了电视剧后,也更加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婚姻。
生活小节变成“大烦恼”
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引起的“磨擦”,是城市女嫁给农家郎后的一个最直接的烦恼。
省会姑娘小敏的丈夫是她大学同班同学,不仅学习成绩顶呱呱,还担任着一班之长。在小敏眼里,他就像个大哥哥,有主见,能吃苦,敢承当。而小敏的选择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他们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男孩子来自农村,城乡差别会给婚姻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可小敏认为父母过于世俗,坚持己见嫁给了自己最爱的人。
结婚后,生活中的细节问题确实验证了父母的“预言”:那个学校里的优秀男孩,怎么在生活中变得笨手笨脚?饭菜不会做不说,就连自己的内衣和袜子也洗不干净,每天得像押赴刑场一样逼他洗澡……小敏爱清洁,而每天在卫生问题上无数次的“碰撞”,成为她婚后生活的头号烦心事。
已经和“农家郎”生活了15年的杂志编辑美珠也曾和小敏一样烦恼过。但经过十余年的磨合,生活习惯已经逐渐“并轨”,她意识到,很多差异的存在不能单纯归结为城乡差异,还有性别差异及个体差异。十多年来,见多了身边夫妻的风风雨雨、分分合合,美珠庆幸自己嫁了个忠实憨厚的“农家郎”———生活细节可以慢慢磨合,而随着婚姻生活的演进,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在事业方面的成绩,对家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抠门丈夫”与“大方妻子”
生活节俭的农家郎常让出手大方的城里媳妇别别扭扭,而这种消费观念上的差别也成为影响幸福生活的又一个烦恼。
黎女士总是这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丈夫:“他几乎没有什么消费。”生活中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衣食住行一概如此。刚结婚时二人收入不多,他的节省还可以理解,可如今他大小也是一级领导,工资也不算低,可是节俭的习惯不但没改,还带到了工作中,下属都偷偷地叫他“老抠”。黎女士也无数次为丈夫的“抠”烦恼过。去年“十一”长假,她和女儿做计划,想到神往已久的香格里拉旅游,女儿兴奋异常,可丈夫却一直不点头,理由是花费太高,为此,她和丈夫“冷战”了好长时间。
和黎女士一样,很多城里媳妇,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城里媳妇普遍认为,“农家郎”丈夫的节省影响了生活情趣和家庭生活的质量,希望丈夫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度消费,享受生活。曾有过几年在农村生活经历的张晴,则非常理解包括丈夫在内的“农家郎”,她说:“人总是要三穷三富过到老,节俭确实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可是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却是一份安全的保障。”
理解包容:共担家庭责任
李媛想不明白,丈夫为何反哺父母、亲戚的意愿竟如此强烈?前几天,他表姑打来电话,说是女婿想在城里找份工作。现在工作多难找!况且他一没学历二无特长,可丈夫居然就答应了!结婚以后,凡从老家来求助的,不论关系远近,丈夫一律来者不拒。丈夫自己的社会关系不够用,他就开始想方设法动用妻子家的亲友,这常常让李媛觉得很难堪。丈夫是个不折不扣的孝子,孝顺双亲理所应当,帮助兄弟也说得过去,只是为什么对那些不相干的亲戚他也那么上心?这些年,丈夫有很大一部分心思和精力都用在这方面,为此,夫妻俩没少闹矛盾。李媛说,恋爱时丈夫最吸引自己的正是他言谈话语中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没想到这无边无际的“责任”竟是干扰自己婚姻生活的源头。
对此,河北师大教授、社会学研究者崔志远分析说,农村男孩发愤读书十余年,最终进入城市谋得一份体面工作,这个过程,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成就父母骄傲的过程。他们身上承载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希望,所以作为他们的妻子,应该努力去理解和接受。崔老师认为,丈夫的“大责任”不应否定,从长远来看,这对家庭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但是他同时提出,农家郎不应成为毫无原则的“愚孝子”,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妻子的感受。
其实,妥协是任何婚姻天长地久的不二法则。只要爱的基调不变,相互尊重,懂得妥协,城里媳妇和农家郎一样可以经营出温馨幸福的家庭港湾。
本报记者石丽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