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兰州新闻网-兰州日报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震后我市中小学恢复重建方案
斥资六亿重建二百所学校
记者崔凌云
本报讯 7月10日,省政协副主席、市长张津梁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5·12汶川大地震使得我市正在组织实施改造的中小学危房的危险程度进一步加重,同时,又有部分中小学校在地震中遭受损坏。经过审核和鉴定,实际遭受校舍损坏的学校239所,受损校舍面积2.7666亿平米,其中207所学校的校舍无法维修,须拆除重建,32所学校的校舍须加固维修。此次我市以核实鉴定的受损危房面积为基数,集中财力和时间排危,以兰州地区防震抗震级别为学校用房建设标准,力求使学校成为最牢固、最安全的地方,并具有社会应急避险场所的功能。
通过实施校舍重建,我市还以期借此机会达到教育资源整合、布局调整、均衡发展、扶持薄弱等目标。重建将考虑人口增减、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中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相结合(拟撤并中小学校240所),适应解决初中大班额、优化普通高中和发展职业高中等需要;与农村百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相结合,通过专项建设,促进城乡间、校际间办学条件趋于均衡;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学校校舍面积达不到国家有关指标,且不能满足学校发展规模的需求,在危改中,将按照新标准规划设计。农村学校也要按照有关标准规划设计,做到节俭、够用、实用。此外,所有经核实建设的项目学校的规划、计划必须经过充分论证,抗震标准必须达到8度设防。方案明确规定,平房必须是构造柱、上下圈梁和屋面现浇,不得采用预制板,楼房必须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和剪力墙。新建校舍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每个项目改造后的校舍最低使用年限须达到50年以上。
根据方案,今年年底将基本完成32所学校的维修加固任务,力争2009年年底完成207所学校的拆除重建任务。对教育危房改造建设工程按基础设施建设一级标准对待,工程建设中的相关行政性收费能免则免,原则上做到不收各种费用。恢复重建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法规,坚决杜绝“六无”工程;做到建设不留尾巴,改造一所,完成一所;项目专项资金统一纳入财政国库,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封闭运行;新建学校位置尽量选在平坦地段,避开不安全地带。
会议认为,受灾中小学恢复重建工作事关重大,全市各部门、各县区要全力以赴支持重建工作的开展;中小学危房改造同时是事关民生的一件大事,要将其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做好宣传;校舍危房改造享受灾后重建一切政策,要确保这项任务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作为建国60周年之际我市在社会事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一个献礼。资金筹措方面,市、县(区)、乡镇(街道)要做到专款专用、加强管理,同时可采取向社会募捐的方式。在收费方面,基本做到不收钱,一律采纳灾后重建政策。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