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李宣良)青春与使命同行,奋斗与光荣相伴。
7月11日,18名全军优秀青年标兵在全军青年工作会议上受到隆重表彰。鲜花,辉映着他们朝气蓬勃的脸庞;掌声,献给这些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楷模。
人民军队的历史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青年官兵就像滔滔不绝的浪花,饱蘸激情与澎湃,在奔涌向前的征途上,奏出时代的交响。
科学理论指引青春的航向 党的创新理论是凝聚青年、鼓舞青年的强大思想武器。青年官兵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
科学理论的光芒照亮青年官兵成长之路。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标兵向南林成为这条道路上的“火炬手”。他用燃烧的激情、蓬勃的朝气、灿烂的青春面对纷繁的世界,认定党的创新理论“能指明人生的方向”,矢志升起“心中的太阳”,唱响了一曲壮丽的士兵之歌。
总参某通信团班长卓张明,潜心钻研党的创新理论,摘录读书笔记10余万字,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他的授课《十七大精神连着你我他》在中央电视台《周末开讲》栏目播出,成为我军战士登上中央电视台讲坛的第一人。
成都军区第一通信总站一连指导员朱毓姝,真学真信真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连育人。她的“真诚信教育、真心懂战士、真情讲真理、真正做表率”的政治思想教育经验,增强了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受到青年官兵的欢迎。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副教授王梅,用科学理论坚守精神高地,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女律师、女教员。她参与撰写了《人民军队法制建设八十年》等14部在军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专著和重点教材,多次参与我军重要法规的起草修改和意见征询。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邓红洲,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军事科研紧密结合,在国家安全战略、局部战争战略理论、军事斗争准备战略指导、战略规划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他感慨地说:“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拥有壮美的青春;青春只有不断汲取科学理论的滋养,才能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
爱军精武铸造青春的勋章 天上战机穿云破雾,海上战舰劈波斩浪,陆上战车披坚执锐……全军青年官兵积极响应胡锦涛主席大抓军事训练的号召,在军事训练大舞台上奏响了爱军精武强素质、鏖战沙场谋打赢的动人乐章。
海军潜艇某支队教练艇长兼某艇艇长马庆忠,着眼实战精研细练,在远航训练中克服海域复杂敏感、台风连续影响等困难,取得多昼夜远航训练的突破。他结合重大课题演练,对制约潜艇作战能力的瓶颈问题进行攻关,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快速提升。
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一大队大队长冯志峰,狠抓针对性对抗性训练,在近似实战的海训和机动训练中,创造了国内某新型飞机作战训练史上的“三个首次”——首次完成海上“强强对抗”、首次进行海上目标精确打击、首次在跨区机动中对陌生机场进行精确打击。
二炮某基地技术营副营长董世民苦练打赢,先后10多次参加执行并圆满完成某型导弹试验、发射任务。在带领部队执行某新型导弹试验发射任务中,他科学严密组织,精心操作指挥,以装填时间最短、精度最高的纪录,成功地将导弹一次装填到位、发射成功。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营长陈国韬和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士官何祥美都是“特战尖兵”。陈国韬潜心钻研本职业务,借鉴外军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军特战队员反恐和野战需要的训练模式。何祥美把狙击手专业当事业干,练出了圆石子放枪管上2个小时不掉、瞄目标5分钟不眨眼、面对陌生环境1分钟内能准确判定目标等绝技,掌握了“一枪毙敌”的本领。
济南军区某步兵团士官曹升文,16次参加团以上组织的比武、23次夺冠,并创下5项纪录,被誉为“金牌战士”。广州军区联勤部独立汽车第一营营长罗先国,在抗击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斗争中,带领官兵辗转38个市县、出动车辆800余台次、行程25万余公里,出色完成了救灾物资和电力抢修器材运输任务,被誉为“风雪挡不住,冰雪隔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多次完成重大勤务保障任务的武警西藏总队司令部处长伦珠说:“爱军精武,建功军旅,是青年官兵的最高荣誉。军事训练的每一项突破,战斗力的每一步跃升,都凝结着青年官兵的智慧和汗水。”
改革创新彰显青春的风采 面对激荡而至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站在应对最前沿的,是代表着军队希望和未来的青年一代。全军青年官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成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采编副主任徐壮志,先后参与过多次重大突发事件和多个重大典型报道。2007年,他兼任分社网络中心副主任,担负起网络军事报道的全新任务,网站的点击率4个月内迅速突破800万次,在影响和引导网络军事舆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抗震救灾报道中,他突破交通和通信上的重重困难,第一个从震中汶川发出报道。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洪流,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多次受邀在“世界胃肠病大会”等国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受到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被美国胃肠病协会称为“未来科技之星”。国防科技大学某研究所副所长陈金宝,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和各种技术难题,成功设计并主持研究完成某系统,为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主任李剑,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他完成的一系列课题,开创了技术验证的新途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兰州军区通信网络技术管理中心工程师贾和平,刻苦钻研卫星通信技术,成功研制了某型自控找星系统,比原系统提高找星时效5倍以上,为部队信息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全军广大青年官兵必将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谱写出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