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网络,官员、明星、名人一举一动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官员的活动,更是时刻处在网民的“观察”之下。比如前几天山东省委书记和省长参加“能源短缺体验活动”,具体说就是或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就被互联网吵得沸沸扬扬,就被好多网民质疑为“作秀之旅”,甚至有不少讥讽之语、难听之言。
网民一是在问:这偶一为之的步行、骑车,有何可报道的?其二是问:骑车、步行上班,干吗要告诉记者,干吗要“上镜”?
网民质问,不无道理。如果偶一为之,真的不报为好,免得老百姓反感,也没有什么典型意义;如果是一项调研,“点”也不在骑车、步行上,而是应当重在如果解决节能,有何节能举措上。
但是,这次“体验之旅”该不该搞?搞了是否就是“作秀”?却是应当弄清楚的。首先,应当是报道这次“行”、“旅”的记者要弄清楚,要说出个子丑寅卯。
恰是在这个问题上,有关媒体的记者出了问题。
原来,据后来有关媒体了解,山东省的姜省长在“体验之旅”开始时,就马上对尾随而至的众多记者说:“其实我平常经常乘公交车出来,我也经常步行上街买东西,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的市民认出我了,就随便拉一拉家常。我今天响应号召参加活动,骑自行车上班,大家这么一路跟踪来报道,反倒显得我像作秀”。
是的,这里,媒体真的有些问题。
其一,如上所述,媒体对这次“体验之旅”,应重在报道体验后的举措,而对省委书记、省长的步行、骑车,应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不要弄得像个天大的新闻了不得。
其二,媒体报官员,应当特别注意把官员当成普通人来看待,换句话说,正如有评论者所说,不要动辄带一种“仰视”的口吻去报,不要有意无意地去强化“官本位意识”。要不断宣扬民主政治意识,强化宣传官员的公仆意识,不要动辄对官员的些微小事贴政治标签,人为拔高,误导公众。
其三,媒体工作应深入,注意事件后面的背景、原因,要深挖而不要浮浅。比如这次报道,如果事先掌握了姜省长说的那种情况,在新闻中有所交代,网友的“作秀”的指责自然会少或者干脆没有。换句话说,好多东西之所以有误解,是因为信息渠道不通,信息不对称,而这方面,媒体有责任。
于是想,不去报到该报道的,是掩耳盗铃,是捂盖子,也是一种“作秀”。捂住去“表演”假的,也是“作秀”,而大家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真诚。(朽木)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