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我军军官独驾动力三角翼顶大风飞越S形山谷(图)

  主人公小传王炳军,河南信阳人,1968年10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兰州军区某部部队长,曾到空军部队代职,到多国考察学习,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个人”、“学习成才标兵”,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民族英雄岳飞当年叱咤风云的地方,如今上演着新一幕英雄剧。

  某部部队长王炳军,率领一支精兵劲旅,瞄准强敌,开始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闯关”新征程。


  挑战风险课目始终站排头

  人们都说抓训练、闯难关,王炳军是急先锋。今年春节,王炳军患急性阑尾炎做手术。术后刚醒来,他就捂着肚子用电话安排部队野外训练。

  5月中旬,部队与陆航联训,第一次在复杂地形、带战术背景条件下全装直升机跳伞,王炳军成为“第一跳”。

  驾动力三角翼山地追剿训练是部队的新课目,训练在一个陌生山谷进行。面对陡峭狭窄的山谷,个别官兵犯了难:“风大,太危险!”

  王炳军不以为然:“如果打起仗来,敌人跑到山谷怎么办?”问罢,他带头起飞。

  平时,动力三角翼两个人飞。那天,王炳军没有带助手,他说为了以防万一。以往动力三角翼飞起来都比较平稳,但那天抖动得特别厉害,连续的S形山谷,弯多又急,气流复杂,好几次差点撞到山上。

  当时下着雪,气温低于-20℃,可王炳军飞下来满头大汗。他喘了一口气说:“侦察影像分辨率还是不高,必须飞得再低一些!”

  第二次超低空飞行,王炳军把高度降到了50米!像鸟儿在山谷翱翔一样,他把陌生山谷的角角落落,侦察得一览无余。

  闯训练难关,王炳军就是有这么一股一往无前的精神!

  其实,王炳军并非不怕风险。但面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全新要求,他更懂得不冒点风险,练不成打赢的真本事!

  挑战永不言败。三营副营长欧建,目睹了王炳军飞动力伞的两次经历。一次是在外训地突遇七八级大风,发动机动力不足,王炳军从五六十米高空摔下来,掉到稻田里又被吹了二三十米远。第二次是在一个楼顶降落,撞在了护栏上,被欧建一把抱住才没有掉下去,却把眼睛碰破。第二天,王炳军戴着眼镜又飞,一直飞到第4天才降落在楼顶。如今,官兵们都能在楼顶降落。

  部队进行实弹、实投、实爆背景下的敌火力下运动训练时,有的战士趴在地上不敢动。王炳军说:“营长、连长跟我上!”他在前面猫着腰跃进、投弹、爆破,军事主官紧随其后,尽管机枪在头顶交叉射击,战士们也不再害怕。他们说,在火力下运动一次,就等于上了一次战场。

  兰州军区主要领导观摩后,称赞王炳军组织的实弹、实投、实爆条件下高强度战术训练,给全区部队实战化训练引了路子。

  王炳军勇于挑战风险课目,训练成绩项项优秀,部队主战武器、侦察装备、编配车辆他驾轻就熟,9种伞形、3种机型的昼夜跳伞,他完成了380多次,同87名岗位尖子兵打擂,有10多个课目他连年卫冕。

  凝聚官兵才智攻克训练难关

  近年随着部队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在作战和训练中遭遇的高技术难题也越来越多,王炳军不等不靠,充分调动广大官兵聪明才智攻克难关,实现了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

  动力三角翼是部队侦察、作战的重要手段。可是王炳军发现,动力三角翼飞到一定高度,尤其在高原,人员有严重缺氧的现象。

  王炳军把技术人员召集起来,组织“动力三角翼高空飞行供氧设备”课题研究。工程师和本中领衔,苦战一年完成了任务,成果通过总部的立项和军区的鉴定。如今,动力三角翼高空飞行供氧设备可以保障2小时供氧,不仅不影响装备的整体性能,而且侦察、作战手段得到进一步拓展。现在,王炳军又组织纳米材料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干部,进行高空飞行防寒服的课题研究。

  某型装备信息处理系统出现故障,由于该系统软件是生产厂家编写的,装备部队的时间较长,已经停产没有备份。一台价值300多万元的装备,就这样闲置着。人称“计算机玩家”的大学生干部张建生,被王炳军点将,带领课题组苦战10个月,掌握了硬件维修和数据恢复技术,使这套闲置的老装备在训练场起死回生。受此启发,王炳军让张建生把所有装备的计算机软件都做了备份,建档封存。即使再有损坏,也不用跑厂家劳心费神了。

  去年8月,部队在高原训练,由于地形复杂,装备的战场信息传输设备难以达到作战训练要求,王炳军把几个大学生干部找来,召开“诸葛亮”会。他大胆提出,把两种新装备的接头进行技术改造,合二为一、层层接力、互联互通,使战场信息传输距离增加了一倍,满足了作战指挥需要。

  为了加快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去年,王炳军把从“中科院信息融合方向”毕业的博士王建宏、地方大学毕业的工程师王升、硕士张明等,集中起来成立了课题组,搞综合集成,使6类12种侦察装(设)备实现了科学链接,部队战场信息实时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有了大幅提升,获得总部有关部门的奖励。

  几年来,王炳军通过把部队现有的博士、硕士和大学生人才组织起来联合攻关,解决重大作战训练技术难题40多个,编写4本专业教材被总部推广。

  以对抗升级推动部队实战能力提升

  猛虎也有落入陷阱之时。那是在一次上级组织的对抗演习中,王炳军接到命令,要求他们连夜查清“敌”方的兵力部署情况,天亮前提交给指挥所。

  王炳军立即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3个侦察分队,亲自担任总指挥,火速赶到数十公里外的“敌”方集结地域,展开作战侦察。

  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就在完成任务准备撤离的时候,有两个侦察小组被“敌”发现,整个侦察行动功亏一篑。

  失败引起王炳军的思考:为什么官兵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缺乏应变能力?根本原因是陈旧的训练方式难以适应训练转变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使训练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王炳军决定组建一支体现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和要求的“蓝军”对抗分队。

  “蓝军指挥官”由在国际猎人学校获得“最具献身精神突击队员楷模”荣誉称号、军事留学2年归来的侦察营长黄和平担任,把外军“魔鬼训练”引入训练场,配备先进的高技术侦察装备,王炳军要求“蓝军”在对抗中要狠,把“红军”逼上战场。

  去年12月,贺兰山的气温降到了-30℃,王炳军组织部队进行了5昼夜对抗训练,组织所属分队一个一个跟“蓝军”较量。

  有个营长曾在一次对抗侦察中失手,王炳军就为他连续组织了3次针对性对抗训练,一次比一次严酷、复杂,使他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成功地完成了侦察任务,部队也从中摸索出多种实战化训法和战法。

  近些年,为了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王炳军千方百计提高部队训练难度和强度。他组织指战员在沙尘暴中行走,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奔袭,在险象环生的原始森林生存,在夏季能蒸熟鸡蛋的沙漠演练,在冬季能冻伤脚趾的戈壁驻训……这些在极限条件下开展的训练,如今都被王炳军设置了“红”、“蓝”对抗的课目。从实兵对抗到指挥对抗,再到技术对抗,随着对抗的不断升级,部队练兵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从自我对抗到友邻对抗,从平面对抗到立体对抗,从陆军对抗到诸军兵种联合对抗,从一般电磁环境对抗到复杂电磁环境对抗,他们在高强度对抗中加速着训练转变的步伐。(马三成 侯国荣 宫曦岭)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高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