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国内骨干卷烟企业入川“买烟”,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并探讨一种全新的工商合作模式———
本报记者胡敏嘉宾周昌贡:湖南中烟总经理郜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康永胜:湖北中烟副总经理龚锦华:省烟草专卖局局长吴应禄:川渝中烟总经理2008年,四川烤烟产量将由去年的200万担增至351万担,增量占全国增量的一半。
昨(14)日,国内骨干卷烟企业入川“买烟”,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并探讨一种全新的工商合作模式。
记者:你们如何评价过去多年来与四川烟叶的合作?
郜强:我们和四川烟叶的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年,我们计划向凉山州购买3000担烤烟,结果却买了5000担,因为我们没有想到,在四川居然有这么优质的烟叶!去年,我们进购的数量接近30万担,超过我们在国内进购量的15%,而且还在呈继续上升态势。
康永胜:我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四川烟叶,就不可能有“黄鹤楼”连续5年的高速增长。目前,湖北是四川烟叶的第二大采购方,因为四川烟叶很好地适应了我们的品牌定位。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大多数中高档卷烟的主料配方中,四川烟草都是不可或缺的,其质量可与进口的津巴布韦烟叶媲美。
周昌贡:我补充一点,四川烟叶对于国内烟草行业摆脱国际进口依赖,意义重大,它使我们这个占据了全球1/3卷烟产量的大国,有了更坚实的原料保障。
记者:各位都是来“买烟”的,四川烟叶的优势在哪里?
郜强:“中华”作为国内高端卷烟品牌,过去受国内烟叶质量限制,我们很多原料需要进口。四川的优质烟叶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空缺,因其不论是外观、感观还是化学成分,都可以和国外最好烟叶媲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将其纳入高档卷烟配方的原因。
龚锦华:四川特别是攀西地区,具有生产优质烟叶独特的气候和光热条件,出产山地清香型、清甜香型优质烟叶,是高档卷烟品牌的主配方原料。
吴应禄:四川烟叶还具有品类齐全的特点,比如这里是雪茄之乡,因而具有发展雪茄烟的独特优势。目前,川渝中烟已启动技术改造项目,提出建设“国产第一雪茄烟制造基地”的构想,这也是基于我们对四川烟叶的信心。
记者:今年,四川烤烟产量可望突破351万担,但与云南等省仍有一定差距。对未来发展我们有何预期?
龚锦华:2012年,四川的烤烟产量将达到700万担,从而由目前国内烟叶第三大种植区跃升为第二大区域。我们还希望通过烟叶的发展带动整个烟草产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四川由“两烟大省”向“两烟强省”的转变。
记者:由“大”而“强”,不仅需要量的积累,更需要质的提升。这次各位相会还有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工、商合作。
吴应禄:是的。四川烟叶能否“走出去”,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质量,二是市场。不同的卷烟品牌,对烟叶的要求不一样。换言之,越是适销对路的原料,越容易占领市场。
记者:合作内涵是什么?
龚锦华:其核心是由过去的采购供应型变为工业深度介入型和工业引导型。工业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介入烟叶生产全过程;可以参与四川烟区生产布局调整、质量改进和风格特色培育;可以参与烟叶收购环节;可以参与当地企业的改制和技术改造,我们欢迎工业企业来做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