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殳俏
会功夫的熊猫阿宝是面馆老板多年前收养来的儿子,一心想要它继承家族面汤头的老爸没有想到养子有一天竟然成了拯救世界的神龙大侠。这样一个故事引发了中国从上至下的一场大讨论,为什么我们拍不出那样的卡通片?但这个“我们”其实很值得好好思量。
|
中国人也会把熊猫当做“不学习不行”的喜剧笑料,早先拍了一系列的儿童动画片,让它学木匠,开百货店,忙得不亦乐乎还受尽挫折,终于悟到做人不能犯懒,要努力才会受欢迎。这好像跟美国人看熊猫的逻辑是一样的——对于体型庞大看上去又不爱运动的家伙来说,最好的励志主题就是,让它“动起来”。但是唯有一点不同的是,好像中国人总是忠于事实,从来没有想过,熊猫除了竹子之外还能吃别的什么。
幸福的阿宝除了吃自家的祖传汤面之外,还能跟浣熊师傅在练功时抢饺子吃,在猴王不注意的时候偷杏仁酥吃。贪吃是他练功的动力,也是他击败恶势力的保证。可是如果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中国卡通的话,恐怕一出炉就已有号称专家的人跳出来说,熊猫怎么可能吃面吃甜食,熊猫唯一的食物就是产自某省某地的竹子,如果这样的动画片上映,会误导小朋友们到动物园给熊猫喂食错误的食物云云。当然,在全片中,会让专家惊骇的谬误还有好多,因为不仅熊猫在吃面,全城的兔子和猪也都坐在板凳上吃面,不仅熊猫在吃零食,它的师兄师姐们包括师傅也都爱吃零食。这与我们的卡通电影中,小猫必须钓鱼,猴子必须偷桃,肉食动物必须是捕食小动物的坏蛋的潜规则实在相去甚远。
中国人对待小孩子和食物的态度大致都比较拘泥,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吃了不对的食物自然也会引起大事件。所以就算是在卡通电影里戏说动物,也要去请教专家每一种动物正确的生活习性和饮食状态,生怕误导了未成年人。这其中,不仅不能弄错每个影片主角的门纲目科,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主食是什么,辅食又是什么。更万万不可的是,作为小朋友的榜样,卡通电影里的动物主人公第一是不能吃偷来的食物,所有食物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还不能简单地用钱买来,第二则是不能吃零食,因为吃零食的习惯不利于小孩子的消化,而且太过“小资”。所以在中国卡通里的熊猫形象,基本上都有着严谨的生活方式,给小朋友示范,只能为了摄取营养和正确的生活目的而吃,且吃的内容只有不经烹饪的竹子而已。
我收藏的菜谱中有本S.C.莫伊写给12岁以下小朋友的中国菜儿童食谱,装饰着各色中国年画,甚是漂亮,菜谱选择也别具一格,但让精通烹饪的行内人士一看,立刻给出否定意见,因为这食谱里满是不消化的东西、口味太重的东西和过于昂贵的东西,包括炸子鸡、担担面和小碗鱼翅汤之类,完全不符合儿童食物“要细,要软,要清淡,要易于咀嚼”的原则。于是不禁让人忧虑着,不想光吃竹子的熊猫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丰富而大胆的午餐呢,而美食家的种子深埋在小朋友的心中,老天保佑12岁之后发芽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