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6日报道,日本大阪大学及泰国专家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1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登革热疫情流行地区,如果对传播媒介蚊虫的驱除不够彻底,有可能会使重症“出血热”的发病率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不断被蚊虫叮咬可使免疫力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如果叮咬相距一定间隔,就容易再次受到危险病症的感染。
参与研究的八尾德洲会综合病院的热带病学医师长尾吉郎指出:“在东南亚等疫情流行地区,可能需要同时采取彻底驱蚊和投放疫苗的措施。”
研究小组在2002~2004年对100万户泰国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地区内出血热的发病率随着水缸等处有蚊子幼虫滋生的家庭比例升高而增加;但当比例超过30%时,发病率反而减少。
(责任编辑:黄芳)